安曼

一个城市最好的情绪是自然的守望

发布时间:2017/10/19 15:02:33   

???

年,由新浪家居与简一大理石瓷砖联合推出的“环球酒店设计之旅”年度策划,为中外顶级设计师打造了最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第13站,6月28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成功落下帷幕。

世界杰出建筑师马岩松、新加坡设计师ColinSah、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韩文强、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沈文忠、新浪家居全国总编戴蓓、中国建筑设计集团筑邦设计院副院长高志强。关于绿色建造、生态城市,他们就像站在世界塔尖上的卫士,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汇聚出了一场关于“城市的自然守望”的设计盛宴,在思想的碰撞与激荡中,晕染与勾勒出未来城市的蓝图和最清晰的城市面庞。

主持人:戴蓓

个人简介

戴蓓:新浪家居全国总编,资深媒体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家居行业观察和中国原创设计的推广与发掘,近年来,在广州家具展和上海家具展上发起的“打击抄袭,曝光山寨”活动,得到了众多国内设计师和品牌的支持。连续担任北京国际设计周专家团成员和中国设计红星奖评审。创基金理事会首批专家顾问。

主讲嘉宾:马岩松

个人简介

马岩松

世界杰出建筑师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合伙人

马岩松曾就读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后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YalUnivrsity)并获硕士学位。目前他是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主讲嘉宾:ColinSah

个人简介

ColinSah

MinistryofDsign(MOD)创始人及设计总监

ColinSah在美国接受了建筑设计的熏陶和培养并在新加坡获得了建筑师执照,他追随了诸如雷姆·库哈斯和丹尼尔·里伯斯金这样的设计大师来磨练自己。他还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工作4年,从事设计教学研究和设计评论员工作。

对话嘉宾:韩文强

个人简介

韩文强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ARCHSTUDIO)创始人

对话嘉宾:沈文忠

个人简介

沈文忠

加拿大注册建筑师

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对话嘉宾:高志强

个人简介

高志强

中国建筑设计集团筑邦设计院副院长

西双版纳万达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

关于黑川雅之的

现场六位大咖对话沙龙

▼戴蓓xColinSahx马岩松x韩文强x高志强x沈文忠▼

戴蓓:以未来城市发展的视角,在高密度的人口状态下,高志强老师、韩文强老师以及沈文忠老师是怎么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高志强:前一段时间我正好去朝阳公园,正对面就看到马老师的山水建筑,建筑像侯宝林在捧哏对朝阳公园说,一个高的,一个矮的,一个胖一个瘦,那个建筑确实显得挺突出。从鸟瞰的角度,建筑跟朝阳公园融合在一起,比较自然。就像古人绘画,是没办法把自然山川的气势描绘出来,后来出现黄公望非常写意的方式,而是把自然的气象呈现出来,晕染出一种内在的生命力。

我同意马老师讲的,自然并非要用树,当回到我们内心的时候,内在的生命力反而呈现得更强大,不一定非用传统的思维。因为我一直对现代主义很喜欢,它不能总是一成不变,但是变成什么样子,之所以能去迈步探索,去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其本身就是符合历史和自然规律的一个方面。

戴蓓:万达是中国现在非常快速的城市推进者,您怎么看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

沈文忠:万达现在做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从原来大量的商业城市中心概念,变成一个造城的概念,造大型现代旅游城,形成一个包含衣食住行,集酒店商业住宅于一体的旅游和文化倾向的新城。我们要思索的就是,以前中国式的自然,主要是非常精粹的园林,无论是苏州园林,还是皇家园林,都是私家园林,都是给少数人欣赏的,而真正城市规模的自然,或园林景观,实际上在中国并不够。从中国发展来思考。中国现代城市发展到这种程度,甚至没有一个参照,也不能借助西方思维来建造中国,因为理解的意境,人文的山水实际上不是一回事。将来建筑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通过抽象,有意强化人和自然的关系,甚至是剪影式抽象的对话。

ColinSah把中国文化中很小的一个点可以做到很精,通过外国人的眼光分析提炼中国的文化,既有看点,也很有意思,又不缺人文感,是中国城市建造的方向。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我们要尽可能地把中国式的沉淀、文化、艺术、设计,提炼和表达出来。但是一定不能是照搬所谓西方的先进模式,实际上他们的模式也有更多也有它自身的问题,艺术必然是多元化的,必然是多指向的。

韩文强:我觉得城市本来就是一个特别不自然的地方,城市就是一个讲高效率的机器,所以这是它最大的特点。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人在城市里面呆着的时候,因为这种极度不自然,所以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就是怎么能够去拉近人跟环境的一种关系?像马老师的设计,我去过哈尔滨大剧院,但是很碰巧那天没有开,所以我看哈尔滨大剧院上的坡道,上面都是人,就像爬山一样,能够上到建筑的上边,并且能够在一个对天空的一个庭院,有一个特别强烈的印象,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建筑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它提供给别人了一些更多公共性的可能,这个就是和自然和社区开放的态度。

还有乌托邦的意思,有非常明确对自然城市的意向,我觉得这是一个方面。ColinSah先生所说的内容我觉得其实就是从他的作品里面能够看到,他对于新加坡这种地域文化的一种消化。可能这种设计语言的形成很难脱离它具体的环境。当这种语言的状态成形之后,其实它可以在城市的各个地方,与当地的文化有些更多的交融,这其实也是带来城市生活的一种乐趣,因为高密度各种文化的杂人,所带来生活的更多样的一种体验,所以这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自然的感受。

戴蓓:马老师少年成名,成名这样一种状态对你现在做设计是一种什么样的激励?在设计上,如果要分阶段你会怎么来界定这几年走过的路?

马岩松:我觉得如果把这两个东西给混淆的话就是很大的麻烦,但是建筑的问题是真实的问题,对每个设计师都有点个人化。这个需要时间,所以我其实不太相信叫成名要趁早。成为大师是不可能早的,它是一定需要时间的积累。自己的世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特别重要,如果谈宏观的时候自己都没情感,是不是很可笑,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进入到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特别重要的。

戴蓓:东西方对于自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便同样是东方,日本的设计语言跟东南亚或者中国设计也有很大的不同。ColinSah先生设计的酒店,在这样一个外表之下有很多色彩缤纷的表现方式,您怎么理解在现代氛围下,自然跟建筑,或跟审美之间的关系?

ColinSah:我们说到自然的时候,可能会从其最基本的定义切入,从自然景观的中寻找一些植物、树木等有机体。自然其实不仅仅是有关于这些绿色植物的,它还是一种状态。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它是一个自然的状态,一个地方也是处在一个自然的状态,同时它还涉及到一个情景和一个时间点上的自然存在。对我来说,设计不仅是要达到自然和建筑之间的一种平衡,而是要在今天不断快速向前发展中,在我们大量被消费主义包围的过程当中,能够和特定的时间点和特定的地方产生的一种相关性和关联。所以我觉得自然应该有一种发散性的多样性理解,能够找到和不同地方特性相联系的设计。

关于黑川雅之

现场互动提问大爆料

问题1:

Colinsah先生您好,VUEHOTEL从建筑到室内您运用了很多中式设计,同时也有很多时尚的元素的点缀,想问一下您如何获得这种设计灵感的?

ColinSah:VUE酒店的设计中,首先有一些中式元素,但是这些元素运用过程当中,我又希望能够带来一些不熟悉和新鲜陌生的感觉。当我们看一个东西,时间久了,它可能自动在我们脑子里面,有一种自动的录入和对应。而这样的一个情况,就会使我们对周边的环境变得麻木,无法跟它有一个很好的情感上的互动。很多时候第一眼看到的会获得最深的印象,所以我希望能运用一些熟悉的元素在里面,但是又用另外一种新的方式进行诠释,加上时尚的现代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人们看上去又新鲜,又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问题2:

相信各位老师都住过很多家不同的酒店,那么在城市当中最让你们感觉到有这种自然感觉的酒店是哪些?

沈文忠:在城市中,以前几乎所有的酒店是一样的标准,进去左手是门,右手是房。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渡假酒店发展出来的比如悦榕庄、安曼,是从非常自然的环境里发展出来的纯自然休闲的酒店,它也和城市酒店进行一些融合。

高志强:意大利一个老房子改造的小酒店,楼下有个小后院,小后院完全是邻家修饰,残垣断壁当中长着很自然的花,当然我相信一定是酒店的业主还是对它进行了一些管理和修缮,否则它一定会长的杂草丛生。可是妙就妙在它把它做的非常自然,那些断墙和石块沙砾都没有进行人工化的修饰,反倒让人觉得像是在一个特别老的特别自然的房子里。

韩文强:我觉得酒店是让人放松,让人产生差异化跟家不一样的感觉,脱离以往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状态,所以才会获得非常全新的印象。我的记忆当中,斯里兰卡有一个系列的酒店,酒店基本看不到立面,不知不觉走到大堂的时候你会发现是一个山洞,穿过山洞之后,会看到一大片水池是无边,前面是一个湖,旁边还有演奏。这个酒店以前是蛇聚居的地方,走廊甚至比房间还宽,走廊有三四米宽,一边房间,另一边就是悬崖。树长在房间里面,早晨拉开窗帘外边是猴子,这样一种结合自然地域,然后室内室外的差别极度消融在整个空间里。是一个有故事的酒店,这个酒店,其实加强了一个人对于环境的一种综合体验,印象很深。

ColinSah:刚刚结婚时,跟我太太一起去度蜜月,住在巴黎岛上的一个酒店,早上起来走到酒店边,坐在椅子上,清晨的雾气正在慢慢的向上涨,雾气涨起来之后,再向周围看,只能看见一片茫茫的大雾,当时我和我太太两个人处在宇宙刚开始的时刻,混沌之中,只有我们两个人,但突然之间听到青蛙的叫声,美梦被惊扰后,那个酒店就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戴蓓:我个人认为城市里住过最好的酒店就是家,经常回家听到的欢迎词是,“戴老师你回酒店了”,的调侃。最好的酒店就是:比如作为一个媒体人经常写稿子,你可以在家里蓬头垢面,不用任何限制地住在这里。好的酒店是没有限制的,就像在家里一样。你不会为了关这个灯,按遍酒店所有的开关;你想吃东西,不必在限制的特定时间之内进行。所以,像家一样的酒店是最棒的酒店。

问题3:

马老师您对整个设计工作的时间如何管控的,您有健身吗?您从什么时候认识到自己的风格转向城市山水概念,从纯建筑学,向带有一些人文情怀的东方设计意向转变的?

马岩松:我不健身,时间管理也没有,生活就是工作。我觉得个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文化环境里,没有哪一天突然转变。我小时候就在北京,很多记忆就在后海那些地方,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你换了一个城市,他会不一样。尤其到西方,到了纽约等那些不一样的城市,他是不同的。长久以来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载体,已经感受到了,根本不需要懂建筑,或者懂规划才能有体会。对自然,是因为城市带给我的,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可能会对其他的东西感兴趣;但在一个工业城市里长大的人,又会有不一样的认识。我记得大学作业,人家设计房子,我就种了一天树。设计一个建筑,又像树,就直接画这个树,我后来所有的作品,都跟我成长中对自然的理解相关,个人经验相关。

山水是我后来看到的钱学森的一个提法,他其实是一个西方科学家,但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音乐感兴趣,在后来谈跨学科的时候,他谈到建筑,谈到规划,谈到其他东西。中国当时已经开始搞城市建设,但模式就是西方的,他从西方一个科学家的角度,觉得应该有一个不同的道路,而且中国的传统思想价值好像又没有被人认识和挖掘出来。我们城市还就是这么建造的。他所担心的事情全发生了。

我挺认同钱学森的提法,所以等于是跟他隔着二三十年对话,把自己当成一个实践者,因为我觉得他的说法,就是跟我自己对传统城市和自己的兴趣,有吻合的地方。所以我就想去实现这个理念。《山水城市》我又重新去写书,用作品去谈这个到底是什么,因为它不是建筑,它是一个科学家提完之后,他也不知道怎么搞,其他人又不太买账。所以就我就想在实践中能实现一些东西。

现在我觉得开始有国际实践以后,就可能看到西方文明,现代文明对自我的批判,然后会转型。西方的文明也到了一个新的危机,这些危机的问题在东方隐隐约约有些答案,就是传统的一些做法和思想,有的时候其实是显得非常高级的。但是我又不喜欢搞中式建筑,所以就用自己的方式去谈这个现代文明跟自然的一个新关系。就这么一回事,非常个人的一个体会,一种心情,一个生活。

问题4:

在中国做高品质建筑设计的时候,对于整体建筑外形,怎么样去把非常能够突出中国鲜明特色的颜色进行有效的融合?或者说探讨纯粹设计的形态,今后是怎样一种预期和可能性?

马岩松:我不喜欢颜色,但你说的红墙金瓦我是喜欢的。其实这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比如北京,除了紫禁城其他都是灰的。南方又不一样,很多人画白墙灰瓦,那个也是一种美。如果是红墙金瓦,首先是跟天得有一个光线,然后它必须跟灰在一起有一个关系。白墙灰瓦南方的,也是一个整体,但是今天的建筑,我觉得有点像一个商场,像一个货架。各个城市的规划模式很相似,这种模式不是一个整体规划,它是一个跟货架非常一样的自由经济的产物。就是把曼哈顿画成格子,让每个人在格子里建自己想要的个性,这个是要考虑统一性,我觉得就是每个都可能不一样,然后在这个时候颜色变成了中性,在色彩上没有性格的。

ColinSah:我觉得不要单纯去考虑是不是要用颜色这个问题,是要根据不同的项目来考虑。比如有的项目符合用大量的黑白这样的简单的,几乎没有颜色的色彩来体现,有的时候是需要有少数的颜色,而有的情况又需要一种缤纷的颜色去呈现。现在在杭州在做一个项目,它的90%的面积都是用白色刷出来,这是符合我们对于这个项目的一个故事讲述的需要。我们每一个颜色选择背后其实都是有一个对应的意义在,所以根据我们实际的需求来决定用不用颜色,以及用多少的颜色。不管最后什么样的选择,都需要保证在这个项目当中的颜色的运用,可以真正帮助你传达你想要表达的情感。

问题5

怎么样在客户设定的条条框框里去做设计,作为一个设计师,您是怎么样来进行客户沟通的?

马岩松:设计师唯一的工具就是他自己的思想,沟通不上就沟通不上,没什么办法。但是我觉得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自己先知道自己是谁,要是自己都没对自己有一个有很强烈的认识,所有的斗争、妥协无从谈起。谈到高迪我觉得挺有意思,他在西班牙做了这么多了不起的建筑,就像一个横空出世的天才,但他也不能代表西班牙建筑,因为还有一大批其他的人在做建筑。这个人就是天才,做出来这些想象的东西以后,还有人给他建出来,给他建出来这个人他的金主,也是一个疯子,他不知道从哪儿挣了钱,特别着迷于他。

这个时候,成百上千建造西班牙历史的那些人,考虑我是不是能这样,是不是能那样,这个人不知道认定了是什么,他认为这个是我想象的,我的感情所在,我就要实现它,他很幸运他实现,要不然他留下一堆图就实现不了。我们不能说高迪如果没碰到他的金主,他就另外一个样,他只能是他自己。幸运的是等着这么一个人实现他的建筑,历史有很多跨越时间的人有机会去了解他的想法。

这就是你的价值,等着欣赏你的人,然后愿意跟你实现你的想法。建筑师也不是一个疯子,他在谈未来,虽然跟别人不一样,有一点所谓的胆量,但其实他认为他自己在想象一个共同的未来。他批判现实,对未来有畅想的时候,往往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当梦想提出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人有共鸣的。所以他必须要成为自己,让别人去认识他,这样会有共同梦想实现的人。一个梦想实现的时候,不是某一个人的野心,一定不是这样,作为设计师的角度,他得首先了解自己,不是一个个人的事,然后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做出来就行了。

其实有一段时间就没有人接受我,我觉得还挺沾沾自喜,你不懂我,盖不了我的东西。后来人家开始建我的作品的时候,有一段我又沾沾自喜,有人喜欢我了。之后又两年,又开始特别后悔,因为这时候就觉得开始在乎别人喜欢你这件事。就是你会无意识去做那些所谓喜闻乐见,有人会喜欢的事,你想变成一个好人的时候,批判性会减弱,前瞻性就会减弱,所以忠实的成为自己特别重要。

对于建筑师马岩松的设计,新浪家居全国总编戴蓓这样说:

“外表‘高冷’的马岩松一如他的建筑‘高冷之下有柔软’。他的脑洞大开的建筑似一只短暂停栖随时要飞走的外星‘小鸟’。他说:如果古典的城市是关于神的,现代的城市是关于资本和权力的,那么未来的城市就是关于人和自然的。对话期间问他:少年成名,对一个建筑师是好事还是坏事。他说:当有人喜欢你,你就会讨好他,讨好人和你想成为‘好人’的时候批判性就会减弱,所以被人喜欢要保持警惕,才能忠实的做自己,要等待跟你同频,喜欢你的人出现,做自己,不迎合。”

——新浪家居全国总编戴蓓

西双版纳万达文华度假酒店

年6月28日,“环球酒店设计之旅”第13站“城市的自然守望”论坛圆满落幕。下一站,我们相约世界设计大师,依然不见不散。

THEEND

▼简一大理石瓷砖(意大利米黄)

赞赏

长按







































合肥白癜风医院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fj/1380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