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风景 >> 这是什么神仙避暑地大热天最适合萧山周边
斑驳的墙壁
古老的柴火灶
清一色方桌竹椅
几十把长嘴铜茶壶
上百只青花瓷杯
一杯热腾腾的茶
一碟花生米
话家常、叙旧情
谈历史、过嘴瘾
......
这个承载着许多萧山人记忆的地方,
你还有印象吗?
夏天,只有西瓜、手机、wifi?
out了各位家长,
夏日炎炎
难道还有比在山水之间泡茶馆更惬意的事吗?
一千年前,我们就无茶不欢了
中国人爱茶,全世界都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连日常生活都离不了它,但是真正将茶作为登堂入室的国饮,是在茶馆出现的时候。
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中国最早的茶摊出现在晋代。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此时茶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为人解渴。
大唐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之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得“天下益知饮茶矣”,因而唐朝时,开始有了茶馆真正的形态,名曰“茗铺”或者“茶肆”。茶馆的功能也从解渴,引申到休息,供人进食。
到了宋代,市井文化空前兴盛,带动了茶馆的繁荣,自京城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清明上河图》汴梁城中描绘的市井百态就有茶坊饮茶的画面。更甚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职位——茶博士,专指精通茶艺的一类人。
宋代茶肆的花样之多,简直令人大开眼界。茶肆内设花架,安排奇松异槐,敲锣卖歌,按不同季节卖应时茶汤的;有的茶肆还有专门教授富家子弟的乐器班、歌唱班等。茶肆通常营业到夜晚,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进行各种演艺活动,行业聚会等,好不潇洒快活,这样的茶馆与我们今日的茶馆可以说非常相似啦~
明清时,茶馆更是消遣娱乐的首选地,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有,更具平民化。据记载,“茶馆”这一名称实际到明代才出现。随着制茶技术和饮茶方法的提高,茶馆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发展出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曲艺。
从茶馆的发展历程来看,茶馆几乎可以说是长盛不衰,或许与它,紧跟潮流有关吧。它就像一个“万能结合户”,与说书唱戏的结合、与餐饮、杂货店的结合、与棋牌玩鸟斗蛐蛐的结合、与浴室、赌场、大烟馆的结合……
要说享受,国人总能找到自己的方式。一壶茶、一盘茶点、逗鸟唱戏看电影,爱怎么玩怎么玩,花点小钱从早到晚,避过了炎炎夏日那就太棒棒了~
我们萧山,其实在茶叶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季节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其自然环境,就决定了茶树良好的生长环境。萧山现在共有茶园2万余亩,进化镇的大岩山茶、闻堰的湘湖龙井、戴村镇的三清茶园、所前的杜家茶,每到采茶季,那可真是热闹了~
进化镇大岩山茶
闻堰湘湖龙井
所前杜家茶
戴村镇三清茶园
萧山虽然茶历史悠久,茶园也不少,然而地道的茶馆在哪里呢?
茶馆攻略
旧时萧山老茶馆的照片
旭日东升茶社
靖江甘露寺茶馆
老茶馆的那套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难见到了。说起茶馆的话题,家里的老父亲倒是印象深刻,70年代左右,千人大会堂听评话,几十人的小茶馆也听评话。当时还没有电视机,大家最有意思的活动,就是跑进茶馆,听评话,一坐就是一下午,可没有无聊这个词。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老茶馆消失了,随之,出现了很多高大上的茶室,但总让人觉得失了那股子味道,今天,小潮带你们找找地道饮茶地都在哪儿?咱们萧山人,最是讲究,选个茶馆也不能马虎,不仅是一方茶台,还要庭院流水、亭台楼阁,每一个摆件、每一个瓷器都载着情怀。有茶品,有景赏,有话听,热闹但不吵闹,这不正适合带孩子度过漫漫夏日嘛~
和茶馆
和茶馆就藏在湘湖,家长们是不是被它老派的门头吓走了
进门,满眼的茶壶茶杯、满墙的细瓷流光、满桌的泡茶器皿,空气中散发出的茶香,让在湘湖逛了一圈热到不行的家长孩子,都舒坦了~
看着茶艺师,行云流水的一套动作,温壶温杯、拨茶、洗茶、泡茶、分茶,令人移不开眼睛。捧着一杯香茗,一边品尝,一边听着悠扬的琴声,驱走了所有的烦闷~
来和茶馆,可不能错过地道的茶菜。单枞焗鲈鱼、毛峰裹大虾、大红袍焗仔排......现在想来,口齿仍然留香。
郑华国白癜风专家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