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曼

友人帐约旦战乱中东的和平绿洲

发布时间:2019/7/16 8:22:40   

即便你没来过约旦,你多少都听过或见到过这里的景点: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玫瑰古城佩特拉、火星既视感的瓦迪拉姆、世界的肚脐死海、白色之城安曼、色彩斑斓的红海……约旦地处亚非欧大陆交界,有着丰富的地形和广袤的自然带。这里有失落之城佩特拉、安曼的城堡山和罗马之外最精美的古罗马城市————杰拉什。传统的阿拉伯文化、欧美影响下的夜生活、自由开放的伊斯兰国家和热情好客的约旦人每年吸引万游客前来探索。今年春节,我背上行囊,骑着骆驼深入沙漠,和贝都因人进行零距离交流,穿行于峡谷、沙漠、平原之间,踏着曾经的先知行走过的土地,一一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本文中的图片很多来自同行的小伙伴,照片使用已经得到小伙伴授权,特此注明。

安曼——白色之城初印象

首都安曼有很多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希腊罗马、阿拉伯伊斯兰教时代的文物遗迹,但同时它也有无数的水烟馆咖啡馆,开跑车听着嘻哈音乐的年轻人和酒吧里裹着头巾的阿拉伯女孩。古老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夜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感,造就了这个阿拉伯世界最开放的城市之一。

安曼老城内有很多白色的石头房子,所以也被称为“白色之城”,漫步在老城,耳边响起远处清真寺宣礼塔的唱经,整个人的节奏都放缓了,就是这样开启春节假期的。

老城的网红鲜花楼梯,很多阿拉伯小姐姐争相在拍照

误打误撞进了家古董店,约旦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和英语,很多人都会说英语

随处可见的中东小吃Falafel,其实就是鹰嘴豆泥捏成球再进行油炸的小吃

路过一家报停,发现阿拉伯文和古汉语一样,是从右往左写的

约旦的天空干净明亮,天天都能见到很美的日落

约旦博物馆,二楼有个“约旦发明”展,值得一看

中世纪的拉伯世界,涌现了众多非常才华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其中一位利用水和重力设计了上图的大象钟,计时方式很精巧,一环扣一环

年前出现了信奉太阳神的阿蒙人部落,他们在这里建立了阿巴斯·阿蒙王国,在城堡山上建立了首都,并称其为“阿蒙”——安曼的前身。城堡山上的历史博物馆还陈列着著名的死海古卷

杰拉什——穿越时空与古罗马对话

杰拉什被誉为“罗马以外最完整的古罗马城市遗迹”,这是因为公元年一场毁灭性的地震摧毁了整座城市,正因为被埋在沙砾之下千年,这座城市才得以保存完好至今。

远眺古城中心的椭圆广场

古罗马剧场和在剧场“放”的我们

柱廊式街道旁制作约旦特色沙画的手艺人

瓦迪拉姆——火星沙漠

这片沙漠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的地方,《火星救援》就是在这里取景的,它又被成为“月亮谷”,因为像月球表面一样宁静沉寂。我们从安曼坐了四小时的大巴才到达瓦迪拉姆边界,下车换了越野吉普,驱车进入沙漠深处。

沿途看到的砂岩峭壁、火色沙丘和沉寂的峡谷,让人放佛置身外星球。沙漠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在这里也留下的上万年的痕迹,瓦迪拉姆也因此被列为联合国世界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

风沙雕刻出了壮丽高耸的巨石和形状各异的峡谷。下面的UmFruthRockBridge(也被称为“拱门”)是瓦迪拉姆最有代表性的地标,也是爬得人最多的石拱桥,大约有15米高,攀爬比较简单。

同行的小夫妻非常有才,利用这里的独特地貌大肆创作了一番。

贝都因向导给我们准备了一顿游牧午餐,把我们带到他们的营帐里品尝用传统沙地火烤的鸡肉饭Al-Zarb。由于实在是太美味,忘记了拍照,网上找了张图补过,原来鸡肉饭是这样制作的。

吉普车穿越沙漠的过程中,看到很多单峰骆驼。单峰驼原产于北非和亚洲西部及南部,它比双峰驼略高,躯体也更细瘦。

傍晚时分,我们驱车来到UmSabatah,这个山顶是看日落的绝佳地点。整个瓦迪拉姆的徒步路线都很原始,上山没有太多的开凿好的路,基本都要手脚并用的马上去和下来。

导游大哥不愧是本地人,身手敏捷,随便爬爬就快到了山顶。

山顶有点高,而我既没穿登山鞋,也没穿合适的衣服,所以爬的略艰辛,但登顶看到的景色相当壮观。

我和小伙伴们也进行了例行的摆拍

照片拍出了日落下的孤寂感

日落后,我们赶往营地,准备入住帐篷。因为去年在尼泊尔体验了相当简(jian)朴(ku)的丛林小屋,所以这次我对帐篷营地的期望值为0。想着大年夜将要在这无尽的荒野,没水没电没网地度过,也是很醉人的。结果到营地,我顿时傻眼了,因为这里的条件实在太好了!

首先,营地看起来非常网红,仿佛置身火星科考站一样。一问向导,发现竟然是家五星级酒店。每间帐篷里面配有暖气,带独立卫浴,还是贝都因风格的家具装饰,简直不要太棒了!晚上享用完丰盛的贝都因自助大餐后,我裹着当地人的皮大衣,走进月球般静寂的沙漠,开始仰望星空。同行的小伙伴拍照非常专业,所以我全程没怎么拍照,一直在盗图,感谢给力的小伙伴们!

看过很多不同地方的星空,但瓦迪拉姆星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让我忘记了自己还在地球上。

第二天,我们一觉睡到自然醒,在月亮谷的清晨静静地发了个呆,置身其中,放佛时间都静止了。

过了一天一夜与世隔绝般的断网生活后,我们骑着骆驼回到了城镇,回到了现代文明。虽然断网让我没能抢到春节红包,错失一个亿,但是沙漠绝美的景致、漫天皓月繁星以及和小伙伴们敞开心扉的谈天说地,是我一生都很难忘的回忆。

红海——并非红色的沙漠海港

约旦作为一个降水量极少的沙漠国度,亚喀巴是它唯一的海港,历史上它是红海的著名港口,现在它也是约旦的自由贸易区。

红海其实不是红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它叫红海呢?有几个说法,一说古希腊人称为Thalassaerythrae,意译为“红色的海洋”,它大多数时候不呈红色,只是偶尔季节性地出现大片红色藻类;另一说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红海有壮观多样的海底世界,珊瑚、沉船、礁石、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吸引着潜水爱好者。

海底景观

我们一行乘坐私人游艇出海,欣赏了红海亚喀巴湾沿途的风景、品尝了美味的海上烧烤大餐、静等了一场红海日落。

佩特拉——玫瑰之城

最初决定去约旦旅行的原因,其实就是想去佩特拉古城一睹她的尊荣。这座迷宫般的玫瑰之城,被许多旅行指南推荐为有生之年必去的地方之一。沿着狭窄的蛇道蜿蜒前行,直到精美的卡兹尼神殿陡然出现在眼前,是让人屏息的体验。

佩特拉遗址是由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纳巴泰人修建的。公元前6世纪末期,纳巴泰人来到这里定居,控制了连接东西的重要贸易路线,通过向往来的商队抽税获得了巨额财富,并建立起了繁荣富裕的纳巴泰王国。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出来的精美绝伦的卡兹尼神殿就是在那一时期建成的。

后来罗马人攻占了佩特拉,因此古城留下了许多罗马风格的建筑。公元3世纪后,因贸易路线的改变和几次大地震的影响,这座城市逐渐衰落,成为了沙漠中的废弃之城。直到19世纪才重新被探险家发现。我们参观佩特拉的那天下着阵雨,所以很幸运地见识到雨中佩特拉。因为这一地区一年中2/3的时间都是艳阳高照,所以烟雾缭绕的佩特拉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佩特拉是约旦最重要的瑰宝,要仔细参观这座古城,至少要2-3天时间。我们时间有限,压缩成了一天,走了其中最精华的卡兹尼神殿、正面大街、剧场、山顶祭坛、皇家陵墓、水神殿、教堂、柱廊街等等,唯一的遗憾是因为天气原因,没能攀登级台阶,来到隐秘于世的修道院(下图)

雨中漫步在古城,聆听着历史和动人的传说故事。曾经繁华的市集、宫殿、神庙就在眼前,数千年历史,变成长河中的尘埃,随风而动。路边的贝都因人和阿拉伯猫充满着烟火气,我置身其中,恍若隔世。

夜晚来临,我们跟随者沿路的1支烛火,穿越西克峡谷,来到神殿面前,在烛火和星空静静相伴下,听着贝都因人微音弹奏,唱起了千年的歌谣。

死海——世界的最低点

对于这个很小就在地理课本上看过的名字,到死海前,我想像的是周围肯定一片荒芜,被各种盐碱和泥巴包围,海里漂着各种人在里面看报纸。事实上,死海周边非常富饶,郁郁葱葱,是约旦最重要的农作物产区之一。它其实是一个湖,虽然面积很大,但含盐浓度太高,几乎所有生物都无法在里面生存,所以才有了死海这个名字。它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低于海平面米,并且还在不断降低。

在死海漂着看报纸是所有游客来这里的标配,我也漂了,但那天浪太大,处于安全考虑,就没带报纸摆拍,哈哈。因为水含盐量太高,万一进了鼻口会非常难受,也比较危险。

在死海的度假村酒店,我们还做了个舒爽的死海泥SPA,把自己涂成了黑炭。

写在最后

这几年我比较喜欢自由行,但这次跟了个神奇的组织旅行,遇到了一拨灵魂很有趣的小伙伴,给约旦之行添上了浓墨重彩。谢谢大家一路上的照顾、陪伴和乐于分享!尤其感谢我的两位好友竹子和Ben,附上他们的靓照~

最后一天在马代巴参观教堂钟楼的时候,看到一句话:

希望我也能一直保持赤子之心,带着尊严,幽默和善良慢慢地成长,慢慢地变老。

再见约旦!

关于作者

Annie酱

热爱旅行,每到一处都喜欢学习当地语言,像本地人一样体验生活。在美帝学习工作接近五年,如今回到第二故乡广州开始新的生活。

旅行带给我很多惊喜、感动的瞬间,我希望把它们分享给大家!

更多文章:

尼泊尔

雪山和嬉皮士

鬼怪取景地

孤独又灿烂的魁北克

墨西哥

卡门海滩怎么浪?

魅力之岛-PuertoRico

Annie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的白癜风那好
白癜风食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fs/1704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