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外的竹林
最喜欢的灯
第二天的清晨四点,当我们走出房间,大叔已经在门口等候,载我们去往法喜寺参加早课。这是我第一次在清晨四点的山路上穿行。山影相伴,偶尔微风下,树叶沙沙作响。白天熙攘的道路一片宁静。连早起的鸟儿也还没有醒。明月当空,格外皎洁。哪怕身处酷暑,此刻也是清凉得想唱歌。我记起了通往小吴哥窟道路上的突突车,记起了婆罗浮屠的石阶和电筒光。诵经的声音近了,把我拉回了现实。看了下时间,4点10分,我们还是迟到了。凌晨四点的山间小路法喜的清晨悄悄站到僧侣们的身后,闭目静听。想到上一次因为佛音入神,还是十九年前在栖霞寺偶遇晚课,我倚着寺门,整个世界都消失了。正是那一刻的感受,才把现在的我带到这里吧。不知不觉,天色已亮。我们提前退出,闲逛法喜。拾级而上,读着佛经故事,闻着厨房里飘来的芝麻饼香。随后,告别了久等我们的大叔,一路狂奔下山,逃避蚊子大军的攻击。法喜依山而建,高处风景更美
竹林里薄薄的雾气,饿了一晚的蚊子早早醒来竹林掩映下的杭州佛学院也苏醒了过来,偶尔见年轻的僧侣在小径走动。若不是他们手上的电子设备,一切穿越的刚刚好。内心的好奇心让我好想上去拦住一位:“这位师傅,请问您如何以及为什么成为一名佛学院的学生呢?”幸好幸好,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控制住自己。阿弥陀佛。六点整,作为早上的第一位客人,我已经在餐厅里坐等面包出炉了。而接下来一整天,我依然在法云径上来回走动。在法云舍的榻上发呆,看一会金鱼,喝一会茶。六点钟在餐厅等面包出炉
坐在这里发呆的下午,如果没带手机就更好了
法云舍,书法,喝茶,看书
时间很快,想要回房间时,正遇乌云滚动,雷声大作,风吹的竹子东倒西歪。一抬头,就看到一个男生拿着伞在外等候。“要下大雨了,我们送您吧。”晚餐后,大雨刚停,地面湿漉漉的。沿着夜晚的法云径往灵隐方向走去。晚上灵隐有法事。我们走在大殿外,空无一人,左手佛音,右手溪流。我想起小时候,我在大肚弥勒的摩崖石刻前,敲着小木鱼的照片。那是我对灵隐最深的记忆。而此时,路灯下,能够与这座始于东晋的古寺安静相对,而无半点人间喧嚣,这一定是法云安缦能带给我的最好的事。夜晚十点的灵隐
回去的路上,大叔们依然在来回踱步。“12小时一班。但是如果客人们都回房间了,我也会去小睡一会。”大叔这样告诉我。结束假期前,在兰苑吃午餐,鼎鼎大名的杭城黑珍珠两钻。不少人慕名而来。旁边一位客人问服务员,安缦酒店在哪里。服务员回答说,先生,你已经在酒店里了。就算再看下这照片,还是忍不住咽下口水
果真如此,短短两天,在林间散步,在法喜早课,在灵隐外发呆,我被妥善地放在这个千年佛教胜地的中央,而忘记了安缦的存在。不动声色的建筑,简朴克制的室内陈设,安静不打扰的服务,它完全隐匿于环境之外,而把所在地的美好完整地留给客人。法云径边,林间落日。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客人对所在地文化并无热情,而只是对酒店本身的物质抱有期待,那么恐怕也会有点落差。就像听到邻座的客人,在抱怨酒店找不到一瓶自己喜欢的好酒。剥离奢华,追逐本心,是太难得的智慧吧。想起那早离开法喜寺的时候,抬头一望,正看到门楼上那四个无法企及的大字“不向外求”。离开酒店的第三天,我收到了经理Bonnie让北京颐和安缦给我补寄的行李牌。难道我也要变成AmanJunkie了?不禁摸了摸钱包啊。安缦未完待续
题外话:侣行家第二期筹备中。关于侣行家的故事,请戳“阅读原文”。和对的人一起,才是侣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