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景点 >> 牛的味道基金重仓股满血复活,千亿大
中国基金报安曼
今天,A股终于打破“黑色星期四”魔咒!截至午间收盘,沪指高开高走突破日线,午间收涨0.88%报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涨1.89%、2.2%。
两市约股上涨,股下跌。北上资金疯狂净买入亿。
板块方面,基金重仓股大幅回血,“喝酒吃药”行情重现,锂电、光伏等新能源板块也大幅反弹。
个股方面,随着年首份年报爆雷,没有业绩支撑的高位人气股明显退潮,麦趣尔、英飞拓、桂发祥、新华百货、黑芝麻、慈文传媒触及跌停,生意宝、人人乐、久其软件等跌超7%。
“宁王”狂拉近6%
千亿大白马直逼涨停
5日早间,宁德时代在10点20左右开始拉升,一度涨近6%。
在宁王的带动下,锂电板块快速反弹。其中,千亿大白马恩捷股份逼近涨停。
此外,德赛电池一度涨停,星源材质涨超8%,其余多只个股跟涨。
东吴证券认为,市场已过度反应23年电动车悲观预期,看好锂电反转。
他们认为,23年产业链主旋律为降本及新技术,看好电池及盈利趋势稳健环节。电池壁垒最高,格局稳定,中游材料23年降价推动成本下行,23年盈利有望小幅上升。中游材料新增供给释放,部分材料环节价格承压,盈利分化;隔膜、结构件、导电剂格局较好,盈利维持稳定;六氟价格已回落至合理水平,电解液龙头成本优势明显,盈利水平领先,市占率预计进一步提升;负极签订23年框架采购协议降价20%左右,龙头公司盈利抗压能力较强,一体化对冲价格下行;三元正极23年加工费预计正常年降,铁锂正极新增产能释放加工费下行,预计盈利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铜箔22年加工费下降明显,23年预计加工费基本可维持稳定。碳酸锂23年供给维持紧平衡,价格维持高位。此外钠电池、PET铜箔等23年为量产元年,新技术也将贡献增量。
国信证券认为,12月,在锂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其他材料如正极、负极、电解液、PVDF出现价格下调,同时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积极持续推进自身锂矿项目,仍有望支撑其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亿CRO龙头涨停
5日早盘,医药股全线飙升,创新药、CRO、疫苗、医疗等行业纷纷霸榜。其中,长春高新涨停。
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美迪西、涨超4%。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社会面的持续恢复以及第二针加强针的接种,近期疫苗接种量有望重新上行;叠加多家新型疫苗的获批上市,再考虑到疫苗板块自年8月以来已连续调整两年有余,不排除或有一轮加强针催化的疫苗行情。
长期来看,作为典型的消费升级受益品种,随着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以及健康意识提升,国内二类自费苗迎来发展空间;加上国产疫苗扩容加持,疫苗板块龙头股值得重点 一、远端检测
自香港入境人员凭行前48小时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将检测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
自澳门入境人员,如7天内无外国或其他境外地区旅居史,无需凭行前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
二、入境检疫
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提倡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
对自澳门入境人员的检疫措施维持不变。
三、内地与港澳客运航班
恢复在香港、澳门国际机场转机/过境进入内地服务。取消对香港、澳门来往内地航班客座率限制,逐步有序增加航班数量。简化机场入境航班处置流程,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加强重点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设。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
四、签注办理
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香港签注。
五、口岸运行
逐步有序全面恢复内地与香港、澳门陆路口岸客运和水路客运,为出入境人员快捷通关提供便利。
六、出入境旅游
根据香港、澳门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内地居民赴香港、澳门旅游。
1月5日,恒指收复点,续创反弹新高,恒生科技涨1.08%,恒生国企指数涨1.2%。大市半日成交额为.25亿港元,南向资金净流入18.59亿港元。
盘面上,零售业、汽车、食品、饮料与烟草、制药走强,小鹏汽车-W、舜宇光学科技、中升控股、蔚来-SW、华润啤酒、百威亚太、理想汽车-W、申洲国际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