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历史 >> 局势君的政治课国际篇二元君主立宪制
本节课程完整版音频:
以下为正文如果说美国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大网红,那么以色列就是一个小网红,它的流量既来自偶尔蹭一蹭美国的热度,也来自和巴勒斯坦的冲突。
巴勒斯坦在以色列的东面,也能勉强挤进网红国家的行列,它的流量几乎都来自以色列,要么和它动手要么被它收拾。以色列的东北方向是叙利亚,从年到现在已经7年了,叙利亚的内战还没有斩草除根,这场战争烧了很多钱,也出口了几百万难民。
叙利亚的东南面是伊拉克。伊拉克的情况虽然整体向好,但是国内形势依然严峻,西北角的库尔德自治区已经成了国中之国,有美国人撑腰不把伊拉克政府放在眼里;巴格达最近也出了乱子,旧总理下台后新总理还没着落。
伊拉克的西南方向是沙特。这是个面积很大的君主专制国家,美国从来不批评沙特的野蛮制度,因为比起制度他更看重沙特的石油。因为和美国的关系好,又和伊朗的关系差,沙特的热度也不低。
(约旦的地理位置)
被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和沙特围在中间的国家,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约旦。过去的几年里,中东局势纷纷扰扰,几乎每家都有一点儿热闹给外人看,唯独约旦一副深居简出的模样,让人很是诧异:一个中东国家怎能如此安静呢?
要不是非富即贵,正常国家没必要出现在政治新闻的头版,一旦在那儿出现,就一定有事儿发生。约旦很少跟着邻居们露脸,恰恰说明约旦没什么事儿,内政稳定外交顺畅,以至于没多少新闻价值,这在中东那个鬼地方算是非常难得了。
年以前,约旦和现在的巴勒斯坦是一个国家;年之后,英国人就沿着约旦河把那地方一分为二了,左边是小网红巴勒斯坦,右边是默默无闻的约旦。分出来后约旦就被英国完全控制了,国王和子民被迫接受英国人的管理。
一旦某个国家曾经做过英国的殖民地,那它后来的制度就难以脱离英国的影子。年约旦彻底独立后,国家的性质跟英国一样是个君主立宪制,硬件配置上有国王,有上下议院,还有首相牵头的内阁政府。不过和英国有一点不一样,约旦是二元制君主立宪。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一家)
二元制君主立宪意味着国王是有实权的,英国女王不问政事,但是约旦国王常常忙于政事。约旦的宪法有明文规定,国王和议会一起参与立法,他既能解散议会也能否决议会的决议;既能任命首相,也审批各部门部长的人选;国王还掌握着军队和警察。
单纯看这些规定,约旦国王似乎在搞独裁,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实际工作中国王不轻易使用那些权力,他表现得宽容而平和,很少以个人或家族的意志来决定国家的政策,常常把经济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挂在心上,算是相当开明了。
比起中东的其他君主,约旦国王有个天生的优势,那就是他的血统比较纯正。约旦的全称叫“约旦哈希姆王国”,哈希姆家族就是约旦皇室的家族,该家族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这个高贵身份为约旦国王的统治带来了让同行们羡慕嫉妒的便利。
在过去的十年里,约旦的邻居们多多少少都出现过对统治阶层表达不满的的抗议,这种事儿在约旦几乎没发生过,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家约旦人爱戴自家国王,从没想过要推翻他。约旦人打心底里认为国家是国王的,自己也是国王的,真是有钱也买不到一声“我愿意”啊!
(约旦首都安曼风光)
国王阿卜杜拉也没有滥用民众的信任。尽管约旦95%的人口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是约旦不利用宗教治国,反而一直在推动世俗化。世俗化就意味着各种束缚民众的陋习被取缔了,这个很招人喜欢,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自家情况是好是坏很容易对比出来。
当普通人有吃有喝有房住还有工作和娱乐,那么政治就距离他们非常遥远,这是一国内部安全稳定的核心所在。国王和他的部长们很清楚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他们热衷于改革经济措施,热衷于引进外资,还尽可能地减免进出口贸易的税费。
国王的开明或许是形势所迫,因为约旦的自身条件相当恶劣。这个国土面积不足9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超过80%的地方是沙漠,还极度缺水。更加悲惨的是,身处中东这个世界能源基地,约旦几乎没有石油和天然气,简直是一个要人命的地方。
如果守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的话,哈希姆家族怕是永无出头之日,或者约旦几十年前就变成了叙利亚的一个省。但是在这块不毛之地上,约旦居然找到了三大经济支柱:旅游、援助和劳务输出。
(佩特拉古城的卡兹尼宫殿)
老祖宗给约旦留下了一个神奇的佩特拉古城,那是一个完全在红沙岩石上人工凿出来的宫殿,宫殿在朝阳或夕阳的映射下美轮美奂,很多电影到那儿取景,也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去那里膜拜。过去旅游的人要吃要喝要住要买,约旦人就挣着钱了。
还有那弯弯曲曲的约旦河,它并没有汇入红海而是进了死海。死海怕是约旦最著名的景点了,人可以躺在水面上睡觉,而且海水和海泥富含矿物质,洗洗澡玩玩泥巴,包治一切疑难杂症,很多名人政要都为此到死海里泡澡。大老远的过去泡澡要吃要喝要住要买,约旦人又挣着钱了。
正如我们开头介绍的那样,约旦周边的国家都不是一些省油的灯,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国家制造了大量难民,这些可怜的人往欧洲跑、往土耳其跑,也往约旦跑。7年的叙利亚内战闹下来,跑到约旦的难民超过了万,但是约旦从不像土耳其那样大肆宣扬,搞得全世界都知道。
从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到现在,小小的约旦一直是中东难民的收容站,为此很多国际组织和爱心人士都给约旦捐钱捐物,尤其是那几个土豪海湾国家,它们自个儿不收难民,但是又见不得阿拉伯兄弟流离失所,于是很舍得给约旦拨款。这约旦国王也挺会化被动为主动的,打着安置难民的旗号到处化缘,于是援助变成了第三个经济支柱,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美国援助。
(死海里嬉戏的欧洲游客)
如果说独立以前约旦靠着英国混,那么现在约旦就有点仰仗美国了。美国在中东的业务繁忙,需要各种各样的合作者,包括约旦这样的:既跟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关系好,也跟以色列有交情,还不掺和中东的石油纠纷,中立的没人怀疑它是美国的小弟。为此美国多年来默默做着约旦王室身后的那个男人,在它身上没少花钱。
有了旅游和援助的钱,约旦国王就发得起福利了,比如免费的医疗和免费的教育。相比周边国家,约旦人的教育程度较高,可是大学生很难在本地找到工作,他们不得不跑到海湾国家打工,把挣到的钱汇到国内,买车盖房子娶媳妇。外来汇款就构成了约旦经济的第二根支柱,仅次于旅游收入。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依靠劳务输出赚钱,一个是输出菲佣的菲律宾,另一个就是输出石油工人的约旦。培训菲佣在菲律宾是一项成熟的教育产业,外面需要什么样的菲佣国内就培养什么样的菲佣,这个就叫做国外市场需求导向型教育。和菲律宾一样,约旦把石油开采和炼化相关的教育产业做得非常厉害。
外人去海湾国家打工总能遇到困难,因为语言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相貌不同,但是这些困难在约旦人身上完全没有,大家都是阿拉伯人,同拜一个安拉。顶着这样的优势,约旦的石油勘探和炼化专业常年热门,培养了大量的石油人才,专供全球石油的工地。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现身白宫)
尽管国家稳定和谐,而且自己也算是励精图治,但是阿卜杜拉二世依然不敢掉以轻心,他还做了一些其他的安全措施,确保王室和政权的稳定。
恐怖主义在中东一直呈泛滥的状态,但是在约旦很稀少,因为国王建立了强大的情报系统,成气候的恐怖主义都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有了这套情报系统,那些反对王室的力量也很难开展工作。除了情报系统外,约旦国王还牢牢掌握着军队,这是他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在网上搜索阿卜杜拉二世的照片,就发现他的装扮不像个传统的国王,有时他还弄一身军装,把自己整得像个特种兵一样。约旦国王的这套行头可不是拍照的道具,他曾多次到英国和美国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回国后进入部队服役,从排长一步步爬到了总司令的位置。
(约旦军队和美军一起演习)
因为来的难民多,约旦的人口成分早就变得复杂了,但是军人几乎都是拥护国王的本地人。国王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培养军队,迫使反对派们死了想要胡来的心;而且有了美国撑腰,外部势力也不敢暗中支持反对派闹事;即使有人像叙利亚或者伊拉克那样闹事儿,国王也能利用忠诚的军队轻松解决问题。
约旦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它有一个国王,而且是民众非常拥护的国王;这个国王不断推行民主尝试,还把经济发展作为重点来抓;即使自己已经做得不错了,还居安思危地抓情报和军队建设,所有这一切共同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中东地区,约旦和伊朗的模式是最值得反思的。让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放弃信仰,纯粹拿西方的玩法做实验,既冒险也不合理,失败的例子很多。假如一边利用信仰笼络民心,一方面发展经济摸索自己的出路,或许才是最适合中东国家的模式。
参考资料:1、陈振明.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p、李茜.约旦民族国家构建演进历程与特点.论文.、维基百科次条:约旦、二元君主立宪、阿卜杜拉二世点击“在看”
下期更精彩↘我是时政君感谢支持时政君,未来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