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历史 >> 旅游是约旦的第一支柱产业
过了这条小河,大地景色立即变得苍凉起来。虽然约旦和以色列原本就是同一个地区,奥斯曼帝国解体后,是大英帝国委任统治地,原叫大巴勒斯坦,后来以河为界,一分为三,暂且搁置一盘散沙的巴勒斯坦不说,以约两家,几乎同时独立建国,但发展水平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
约旦哈希姆王国,面积平方公里,人口约万,除此之外,还无奈被动接纳了周边阿拉伯兄弟国家大量的难民。全国自然条件恶劣,80%的国土被茫茫沙漠戈壁覆盖,草儿不长,鸟儿不飞,是个连骆驼也不拉屎的地方。
它的邻居,东北部的伊拉克和东南部的沙特阿拉伯,一前一后,地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黑金石油,不知道着了什么魔中了什么邪,到了它那里,石油断了脉,怎么往深里挖,也见不到一点油星。
没有石油也就罢了,按理说,山地沙漠地下总会埋着一些其它什么矿藏,但是,约旦地下除了有一些不具工业开采价值的页岩和零星可做旅游工艺品的花石之外,连硬度大一点的石头也不多几块。
地上淡水资源极其缺乏,沙漠地区年降雨量低于50毫米,和以色列、巴勒斯坦共同拥有的约旦河,公里的长度,充其量也就一条小溪,在中国的珠三角,那管叫做涌,其淡水量还不够三地万人口饮用,滴水贵如油,是全球十大缺淡水国家之一。全国可耕地面积仅占国土7.8%,也没能力大规模采用以色列的节水滴灌技术,简单种点橄榄椰枣耐旱作物潦草了事,粮食不能自给,工业基础薄弱,商品95%以上依赖进口。
望着连绵起伏无尽的沙丘,秃山野岭、真为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捏把汗,不知道他靠什么养活他的万子民。
以巴约生命之源——约旦河
全国80%的土地被大漠戈壁覆盖
首都安曼为友好国家一位领导人
逝世而下半旗致哀
约旦小公民
天无绝人之路,东方不是有位伟人说过“穷则思变”么?“约旦经济四大头:外援、转口、劳务、大旅游”。
约旦朋友告诉我们说,“经济四大头”,是王国政府针对资源匮乏、底子薄的窘况,推出的国计。
具体来说:一是根据身处世界是非之地的特点,约旦政府适时调整外交策略,奉行“亲美英、友大国、睦近邻”的外交路线,与美英等大国保持特殊的紧密关系,与其它大国保持正常交往,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以色列,采取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左右逢源,力图“顺得哥来得嫂意”,因而为国家每年换取几十个亿的外国援助;二是忍痛以平方公里的土地置换沙特的一段很短的海岸线,使约旦在亚喀巴湾的海岸达26公里的长度,利用这段黄金岸线建立港口,为与科威特结下仇口的伊拉克转运输出石油和入口战后重建的物资,从而收取“买路钱”。
外援也好,转口也罢,都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几百万富余劳动力。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最为紧迫的是解决民生问题,而就业就是民生之本。有了充分的就业,国民“无事生非”的基本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约旦政府使出的第三招狠招是,咬紧牙关,加大教育投入,实行全民10年一贯制义务教育+2年高中专业学习,全国还设有30多所高等院校,为建设国家培养一支较高素质的劳动大军。约旦是个劳务输出国,其高素质、高技能的青壮劳力为许多劳务输入国欢迎。约旦将近百万的劳动力到海外谋生,每年有三几十个亿“打工”侨汇回流国内,支撑国内家庭日常运转。
约旦是个女权主义者极其失望、传统深厚的阿拉伯国家,成年已婚女性大多留在家中相夫教子,客观上一定程度舒缓了社会就业压力,但低技能、廉价的粗重体力劳动,诸如建筑、修路、环卫等岗位,又大多被流入的外劳难民挤占。光靠转口贸易和劳务输出,依然解决不了充分就业问题。王国政府的第四板斧是四大国策中的重中之重:着眼国内,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大面积解决棘手的国内就业和民生问题。
王国探秘
约旦随处可见的
过去现在和将来国王肖像
游客在讨论以约巴三地的恩恩怨怨
(王嘉岐摄)
“无工不富,无农不稳”,在这里不灵。严格来说,约旦没有像样的工业,也没有像样的农业,上述“四大头”中,接受外援、转口贸易、对外劳务,全部是外向型、高风险的行当,从经济学上观察,算不上什么产业,脆弱得经不起亚喀巴海湾的一阵微风。
经济学教科书对产业的定义是: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尽管它们经营方式、经营形态、企业模式和流通环节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经营对象和经营范围是围绕着共同产品而展开的,并且可以在构成业态的各个行业内部完成各自的循环。
危中觅机,尽管也敏感也脆弱,但约旦唯有旅游业接点地气,还算靠谱,能满足产业要素要求,是真正的完整产业形态。
祸兮,福之所倚。就自然法则而言,上帝、安拉、佛祖对谁都是公平的,问题在于人们的慧根要意识到上苍的刻意安排,发现它的价值所在。
茫茫的戈壁沙漠,地貌瑰异谲诡,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艳阳高照,气象万千,看似赤地千里,生命绝迹,但对那些常年拥有绿水青山的外国族群,或对终年“暗无天日”的北欧大众,却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观光和康养资源,见都未见过的东西,除了感官视觉震撼之外,它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暗物质,触及来客的灵魂。
不管怎么说,大漠滑沙,深谷探秘,一声尖叫就能把工作生活压力暂时消解为零。
死海,全世界受过9年教育的人,都知道东非大裂谷北延部尾梢、海平面负多米处有一池咸得没有生物的海水,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康养度假资源。
用平方公里领土置换的26公里亚喀巴湾岸线,港口对开之外,不大辽阔的海洋清澈见底,常年风平浪静,是理想的潜水、海底观鱼的好地方。
其它国家的人,许多很可能不知道以一条小河命名的国家约旦,但安曼、亚喀巴、佩特拉、阿姆拉古堡,这些古代横跨欧亚非商路的关键节点却大名鼎鼎,遗迹丰富,文化厚重,依然闪耀着多种文明交织的光芒,至今仍为国际行商坐贾啧啧称赞。
约旦的自然资源是缺乏的,但它的旅游资源却是上帝和安拉特别关照的。
蓝天烈日当然是资源,苍凉也是一种美。靠沙吃沙,靠海吃海,约旦发展旅游产业是认真的,他们节衣缩食,利用外国的援助,把机场、铁路尤其是穿越大漠的高等级公路等广义旅游基础设施搞起来;他们勒紧裤带,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政策,吸引外资民资把旅行机构、景区景点、酒店、客栈、餐厅、车队、汽车租赁、旅游购物店等狭义旅游关键节点立起来。
王国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对客源大国旅客实行免签或落地签政策,大力简化入出境手续;对旅游产业的管理务实有效,实行许多发达国家的旅游行政、旅游促进二元体制,内阁设有旅游和古迹部,专设国家旅游局,始终把促进国际入境旅游、赚取外汇作为第一要务;鼓励旅游包机和发展廉价航空;全国实行入境+旅游套票优惠政策。对旅游产业的重视令人刮目相看。
从微观层次看,边境移民官、海关官员和气可亲、工作效率高;人民理性包容,比起其它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市民大多开放友好;市镇、景区景点干净整洁;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没有正式的导游证不能上团,某些语种导游不够,宁愿高价请翻译,也由持牌导游主导跟团;其他旅游服务人员训练有素,待客彬彬有礼;酒店管理按国际标准也中规中矩。在亚喀巴,我们住宿的酒店居然从预订信息中得知我们团中的康先生生日,主动为他免费送上生日蛋糕。小中见大,见微知著。
亚喀巴湾
躺在死海可读书(凌美娟摄)
旅游购物店特色纪念品琳琅满目
旅游景区保洁员(马贤能摄)
不要错误认为约旦是发展中国家,什么都不如发达国家的好。其实,它的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一点都不差,仅以佩特拉古城为例。
佩特拉古城位于约旦中部大漠深处的一个丹霞地貌大峡谷中,始建时间不得而知,总之公元前1世纪就已是那时居住在那里的纳巴泰人的首都,古人国界观念不清晰,据景区博物馆展览介绍,这个王国有效收税版图大约是今天的约旦全境、巴勒斯坦、以色列南部、南至沙特北部、西跨红海亚喀巴湾及埃及西奈半岛、北吞叙利亚南部。王国政治民主,男女平等,商业极度繁荣。可惜,公元4世纪,一场大地震将此城夷为平地,商路改道。地震幸存者从此严守族群秘密,祖辈先人留下族规,不准许任何外族人靠近。这座坍塌了的王城,就这样淹没在深谷中,隐藏了年,直至年,瑞士探险家布克-哈德,用心良苦,苦学阿拉伯语,学习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乔装族人混进族群,取得族人信任,才将古城的秘密揭开。
天生丽质,底子本来就好,略施粉黛就瑰丽无比,光彩照人,但约旦王国政府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依然不惜下血本高质量修复建设古城景区。佩特拉峡谷的玫瑰红丹霞地貌和凿岩建城的视觉震撼力,以及她的遗产文化国际影响力,我们不准备详述,做旅游的说旅游,单表景区的质量管理。
套用当下要求并不低的中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它的旅游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环境保护,八大指标一点也不落后。它的游客中心空调影视大厅全天免费开放,用世界五种语言播放古城录像,博物馆藏品丰富,免费供游客参观,其它附属设施如问询处、导游中心、餐馆、商店一应俱全。游客广场与周边的旅游酒店、民宿、历史博物馆、交通集散站场、商业街区有机组合,设计大气,一气呵成,建成了城镇客厅,水平可以达到5A+。保洁、马车、商贩等世界管理难点,似乎也搞得服服帖帖,景区周边地带的环境整治,配套设施之完备,给人感觉好像不在发展中的约旦。
约旦是个王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约旦的老百姓,明显从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享受到福利。因为农业几等于零,约旦的乡村不常见,城镇建设得倒似模似样,人民见多识广,心胸广阔,生活普遍稳定,虽不见大富大贵,但却活得有尊严,从容淡定,优哉游哉。
之于其它产业——如果存在的话——约旦的旅游产业发展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约旦的旅游产业仍然存在着地区不平衡,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北部口岸过关流程安排、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一些城市的酒店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等等问题都有待改善。
虽无像样的农业,但很有农民品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约旦对旅游产业的大力投入收获了理想的回报,欧美各国、阿拉伯世界的许多游客早已把她视作观光度假的首选目的地。约政府和人民对旅游产业的业绩似乎也都喜出望外,年接待入境外国游客比上年增长7.8%,达万人次,过夜旅客达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亿美元,增幅8%。年上半年入境外国游客继续大幅增长。
接待真金白银的外国游客,而不是概念模棱两可、语焉不详的“入境游客”,一个只有几百万常住人口的小国,取得这样的国际入境旅游业绩,可以了!
这里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
游客中心影视厅
入乡随俗纱巾包起来
赤裸的佩特拉山谷
游人如鲫
深谷驼铃脆(马贤能摄)
玫瑰谷(孙新章摄)
在峭壁上开凿的国王藏宝库
(未署名图片均为茂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