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历史 >> 宏峰ldquo药rdquo科普丨
中
药
科
普
山豆根
山豆根
传说,李时珍为了撰写《本草纲目》,亲自到各地区的高山密林里采药试药。当他来到广西时,水土不服,加之天气炎热,导致他咽喉不适,不能言语。这天,他来到了山上,看到了一棵似槐非槐的小树,想记录下来,又怕搞错。恰巧,有一采药的药农经过,李时珍因为不能言语,心急如焚。药农见他不能言语,于是摘下一株植物,连根拔起,将根洗净,切下一片,让李时珍含着,一盏茶的功夫,咽喉感觉轻松了,也能言语了。药农说,这药曼妙如豆,八月采根用之,当地人都叫它“山豆根”。
简介
山豆根又称之为苦豆根、柔枝槐、黄结等,其中广西产量高且质量较好,又名“广豆根”,最早记载于《开宝本草》。《图经本章》言:“含之咽汁,解咽喉肿毒,极妙”,《本草求真》言:“山豆根大苦大寒,功专泻心保肺,及降阴经火逆,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山豆根味苦能降,性寒泄热,善清热解毒利咽喉,为喉科实热症要药。
壹
药用部位
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pnep.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广西、广东、贵州等地。秋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
贰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叁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治疗①咽喉肿痛。本品苦泄寒清,主归肺经,长于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治热毒蕴结,咽喉肿痛,轻者可单味煎服或含漱;重者可配伍连翘、桔梗、牛蒡子等解毒利咽之品,如清凉散。②牙龈肿痛。本品兼归胃经,有清胃热之功。治胃火炽盛,牙龈肿痛,可单用煎汤漱口,或与黄连、生石膏、升麻等同用,以增强清胃泻火之力。此外,尚可用治肺热咳嗽、湿热黄疸等。
肆
用法用量
煎服,3~6g。
伍
现代研究
含生物碱,其主要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臭豆碱、金雀花碱、山豆根碱等。尚含柔枝槐酮、柔枝槐素、柔枝槐素色烯等黄酮类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絮状表皮癣菌及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有抗癌、升高外周白细胞作用。所含总碱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对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皮肤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尚有抗炎、保肝、抑制胃酸分泌等作用。
陆
附药
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的根茎。为北方地区习用。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痛。主治咽喉肿痛,热毒泻痢,风湿痹痛等。煎服,3~9g。
禁忌注意
本品大苦大寒,且有毒,过量服用易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心悸、胸闷、乏力、头昏头痛等,甚至四肢厥冷、抽搐,故用量不宜过大。
责任编辑:潘楚翘张欣
审核:姜旭坤郑志涛
审定发布:陈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