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美食 >> 地方首届中国特色小镇发展论坛在杭州举
来源:中国小康网
记者:周宇
年底,浙江省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特色小镇在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综合体的同时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此后全国各地都把特色小镇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然而,在特色小镇建设进入“爆发期”的当下,我们必须正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政府主导明显、市场运作不够,缺少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力,缺乏系统规划与有效集成等诸多问题。为了给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出谋划策,年5月6日至7日,首届中国特色小镇发展论坛杭州春季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G20场馆)举行。
图:论坛现场
本次峰会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主办、中国美术学院学术支持、中国美术学院望境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和浙江鲲鹏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小康》杂志社战略合作,吸引了来自行业相关政、产、学、研权威机构及文旅地产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行业大佬莅临现场,近名嘉宾共同参与。
论坛期间,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中国美术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风景设计研究院、《小康》杂志社、《浙商》杂志社、《中国特色小镇》杂志社、华侨城文化集团、赛伯乐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华睿投资集团、正阳博瑞旅业、浙江鲲鹏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杭州三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珂楹实业有限公司、中国龙泉青瓷小镇、杭州艺尚小镇以及浙江省庆元县、缙云县、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等共同发起的“中国特色小镇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未来,联盟将为地方政府、城市开发管理机构、特色小镇运营商、文旅地产开发商、规划设计机构、投融资机构搭建以特色小镇为核心的服务平台。
图:中国特色小镇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特色小镇的“浙江经验”什么是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与一般的小城镇有什么区别?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风景区的‘区’。”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翁建荣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即使作为特色小镇的发源地,浙江公布的78个特色小镇也均在创建阶段,还没有被正式命名,仍需接受市场的检验。作为先试先行地区,浙江有五点“小镇建设经验”可供分享。
图: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翁建荣
第一,浙江特色小镇是顺应后工业化时期发展需求的创新产物,是促进浙江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创新实践,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创新载体。
第二,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致力于产业高端、业态创新、生态发展。
第三,浙江特色小镇设计了有奖有罚的扶持政策,设计了多干多得力、期权式奖励的扶持政策,设计了典型引路、重奖示范小镇的倾斜政策,设计宽进严定,动态培育的“创建制度”。
第四,浙江特色小镇鼓励建设主体多元化、争取建设资金来源多样化、做到过程管理多样化、提供服务精准化。
第五,浙江特色小镇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突出质量、彰显个性、聚焦高端、强化创新。
图: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金元浦
“学习浙江经验要看到,浙江的特色小镇是在市场上谋钱,而不是向政府要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金元浦在分析了江苏、四川、河北、天津、北京等地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后表示,特色小镇建设不能变成政绩工程、任务工程,而应该从市场入手,让市场自身“提要求”。
特色小镇的“文化品牌”“旅游是走来走去,休闲是看别人走来走去。”“为什么现在大学也会种油菜花?因为谐音——有才华啊。”“美国有好莱坞、印度有宝莱坞,咱们横店也能打造横莱坞。”观点新颖、深入浅出、妙语连珠是现场嘉宾对浙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胡坚所做的主旨演讲最深的感触。
图:浙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
年到年,胡坚担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这几年也是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在他看来,文化对产业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对一产有提升作用,对二产有改造作用,对三产有壮大作用,也是提升特色小镇品味的重要途径。
“有文化的投入是一元钱的投入产生一百元的效果,没有文化的投入是一百元的投入只看到一元钱的效果。特色小镇要做好两篇文化大文章:无中生有,有中拉长。”针对如何打造特色小镇的文化品牌,胡坚提出策划文化特色,形成独特品牌;挖掘文化资源,形成自身特色;融合信息经济,打造文化+互联网生态;抓好规划,强化设计理念的方法论以及通过建筑、雕塑、指示、交流服务系统提升特色小镇品味,通过打造感官体验、心灵愉悦、情感共鸣、精神启迪的具体路径。
图: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曾经在、西湖、法海寺举行时装发布会并引起轰动的她分享了自己在海外游历后所受的启发,提出搭建“互联网+博览会+文创营销平台”、“互联网+民宿+文旅农商贸联营平台”、“互联网+高级定制+个性化礼品平台”、“互联网+博物馆+旅游+教育互动平台+文化设计衍生品”等具体建议。
特色小镇的“休闲方式”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但是浙江特色小镇的模式哪些地方能够学习,适合在什么条件的城市落地需要谨慎判断。
图:《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
“要避免特色小镇开发成为第二轮工业园区开发,最终变成吃不饱、填不满、资源浪费的项目。”《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在主旨演讲中梳理了历史文化型、城乡休闲型、新兴产业型、特色产业型、交通区位型、资源禀赋型、生态旅游型、高端制造型、金融创新型、时尚创意型等特色小镇类型并表示,特色小镇建设需要适应城市化发展趋势、注意产业发展趋势、注意休闲生活方式的变化、注意国际因素的影响。
“休闲既是现代文明的一种倡导的生活方式,又是一个很大的产业。美国休闲专家认为,未来三分之二的人跟休闲有关,三分之二的产业跟休闲有关。”舒富民强调,休闲生活方式的变化,为特色小镇的布局带来一种新的思路。
图:台湾特色小镇投资打造专家卓世杰
论坛现场,来自台湾的特色小镇投资打造专家卓世杰分享了台湾休闲特色小镇的案例——清境农场,分析其如何通过设计奔羊节、风车节、火把节、跨年晚会、绵阳脱衣秀、马术秀等体验活动实现地价及人均收入上涨3倍的清境奇迹。
图:华侨城文化集团总经理胡海林
作为休闲项目的实际操盘手,华侨城文化集团总经理胡海林分享的深圳甘坑客家小镇案例让大家眼前一亮: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凉帽”,打造原创的甘坑客家专属IP。
“我们将‘凉帽’这一当代本土文化进行现代化‘翻译’。”胡海林介绍了该小镇如何打造小凉帽绘本、衍生品、AR亲子教材、邮局、线下亲子活动以及国内首个IP酒店——小凉帽酒店,满足消费者亲子休闲度假的需求。
图: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意娜休闲小镇的打造有什么误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意娜给大家提了醒。
“如果是要主打旅游休闲,小镇应该要注意的是提高消费的质量,因为它让人来消费,它是旅游休闲目的地,它的配套是旅游休闲设施,不等于产业小镇,也不等于宜居小镇。”意娜说,按照特色小镇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公里,也就是1亩的规划,如果产业和旅游两个都要抓,两个功能完全实现,会变得杂乱无章。
特色小镇的“制度创新”特色小镇建设离不开政策突破和制度创新。
图: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乡统筹委会长李兵弟
“小镇发展制度探索中有亮点需要格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ms/2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