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美食 >> 为了你,我苦等18年讲述生活在中东的一个
中东,一个常年战乱,在这个以世界和平为宗旨的时代,那里却还存在某些国家兵戎相见并且一直活跃着极端分子。但爱情似乎不会因为战争而被人摒弃,恰恰就因为在那样一个并不和平的国度里,追求爱情显得更有价值。婚姻不分年龄大小高矮胖瘦距离远近同样也不分种族国籍,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向来都是西方人追求向往的地方。西方人崇尚东方的神秘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而这个神秘里面除了文化历史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东方女人,东方女人勤劳勇敢含蓄娇媚风情绰约,是他们心中所渴求的。
第一次见她是我在达到安曼的第一天,一天一夜未合眼的我已经无暇顾及身边这个身材娇小,面容憔悴四十出头的中国女人;我也不想再追究我被忽悠到这个旅馆不像旅馆,出租房不像出租房的地方,倒头就睡。大概过了六个小时,傍晚时分我猛地醒来,仔细打量着我来到的地方:一个在公路边的居民房,处于最低的一层,地下层,没有阳光,不透风,房子的格局原本是三室一厅,房主想挣钱便把客厅的一角隔了一个只放的下一张一米二的床和一个衣柜的房间来,门还是坏的,我就睡在这个房间里头。如果不是因为我要办以色列的签证需要咨询一些问题我想我早就搬走了,如果我搬走了也就了解不到她坎坷的一生了。
她时常坐在沙发上,左手拿着旧手机右手握着卷烟,袅袅青烟总是拂过她那忧愁的眉间,她性格豪爽耿直。由于以色列拒签,让我不得不在约旦呆了整整26天。刚开始我很好奇,她是这里的什么人,不像女主人,不像打工的,她有孩子,却从来不见她的丈夫,她的孩子好像不是去上课,因为他每天跟中国工程师一起上下班,可他看着还很小啊。我脑海里有太多的疑问。后来才知她出身一个富裕家庭,家里有一哥哥,18岁就被父母送到乌克兰留学,那时乌克兰刚独立不久,局势还相对不稳定,之所以选择那里是因为他父亲被外派到那里工作,再怎么说在那个年代也算富家千金了,要什么有什么,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挥霍成性,又正处于一个无忧无虑,正直青春年华的年纪,因为一次的掉以轻心酿成了后来18年的悲剧。
那年他认识一个约旦的阿拉伯人,很是相爱,一起留学的其他人也都有谈恋爱,其实很正常,大学毕业的前一年她意外怀孕了,在那个年代,那种国家跟一个还不是本地的人意外怀孕,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她很勇敢,很坦然认为反正早晚要结婚,早晚会有孩子,既然有了就顺理成章结婚便是,这如果是放在一个负责任又真心爱她的男人身上也就无所谓了,可那个男人偏偏不是。不谙世事的年纪想法总是过于天真与简单,爱情真的是有情饮水饱吗?两人都还没毕业,没有任何经济基础,而因为到了谈婚婚姻了才了解到原来男方是出身于约旦一个穷乡僻壤的一个村子里,家境很是一般。当时她想反正还年轻,只要肯奋斗该有一切会有的。顶着家里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嫁给了他。她在乌克兰生下孩子后便跟随丈夫回到了约旦,这一走就是18年。在约旦的日子很是清苦,如果单靠她丈夫那份微薄的收入是不足以养活一家人的,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经济来源还是她娘家人的资助,刚开始丈夫还会每天给孩子洗澡换尿布冲奶粉,可还没毕业就要面临的这一切生活压力让他无所适从,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记得看过一组数据,说婚后夫妻吵架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经济二是性生活三是孩子,而经济问题经常能够占到一大比例。家里虽然能够短暂的资助,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婚后的生活并不像她之前想像的那样美好,丈夫也不是她想像的那样有能力,家里的资产也在短短几年被那没用的哥哥败的倾家荡产,孩子三岁那年另一个孩子又降生到了这个世上,这一切重担一时间狠狠的压在她那瘦弱的肩膀上,丈夫的无能和各种欺骗行为让他最终选择了结束婚姻。她想带着孩子回国生活,不料狠心的丈夫竟不让她离开约旦,约旦法律规定孩子在未满18岁以前想要出境是需要父亲的亲笔签字的,母亲的签字是无效的,而丈夫也不愿意负担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曾经的情意绵绵已不复存在,不履行抚养的责任也不让他们离开约旦,就让他们在这个陌生的国家里消磨下去,离婚的时候大儿子才5岁。我不大清楚阿拉伯国家的婚姻法,但穆斯林可以娶四个老婆想必大家有所耳闻,为什么可以娶这么多个老婆也是有典故的,常年征战让很多青壮年背井离乡参与军中,每次战后总有人牺牲,那么那些将士的遗孀就被允许让那些幸存的将士们代为照顾,有的能领到七八个之多,几百年前被允许这么做是因为战争,后来发展到今日允许每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男人娶四个老婆,但有个规定是你必须保证对待每个妻子都一样公平,平等,分配给他们的爱和时间也必须是一样的。我不明白教规是怎么约束这些男人做到这些的,仅仅只是在真主安拉的面前起誓?我想连真主也不一定做得到吧。说到穆斯林国家关于男女间的一些法律真是会令人嗔目结舌,记得在伊朗的时候,听人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女孩子跟几个男生出去玩,后来被轮奸了,受害者告上法庭,最后的结果是那个女孩进了监狱,那几个男的被判无罪,放在我们国家或者其他西方国家都无法理解,但理由很简单,一个女孩子跟几个男生出去玩本来就是不检点的行为,有诱惑嫌疑,如此勾引般的举动,不是明摆着让人强奸吗?所以是你诱惑在先,我们只是做了男人该做的事情而已,没有罪。阿拉伯人的思想我是永远理解不了了。
离婚后她带着两个孩子开始了单亲妈妈的艰难生活,母亲总是伟大的,无论生活再艰苦都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因为要等到两个孩子都满18岁才能离开约旦,这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的18年。我见到她的时候大儿子15岁,女儿12岁,也就是说他还要再等六年,才能带着两个孩子返回故土。往后的日子她靠自己做翻译养育着两个孩子,你可以想象吗?一个单身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在异国他乡生存着,除了日常开销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约旦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可这个国家的消费水平非常高,最便宜的肯德基套餐一份要40块以上,一斤苹果17块左右,一瓶可乐10块左右。总之这个中东地区唯一一个不产石油的国家消费真的很高,我可是深有体会。
我见到她的时候为什么会沦落到给人做饭,这又得从两年前说起了,翻译是她的强项,可孩子日益长大开销也越来越大,已经远远不够。机缘巧合之下得知在亚喀巴开足疗店很有赚头便跟家人朋友东凑西凑了一笔钱也开了一家。亚喀巴是靠近红海的一座海滨城市,在这里购物都是免税的,站在岸边便能望见对面右边的以色列,正前方的埃及,往左延伸几公里的沙特阿拉伯。这里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度假胜地,旅游热点,那里还有一个很大的中国城,里面卖的全是义乌廉价的商品,那些商品大都已经被淘汰,有也只是出现在一些很偏远贫穷的村落,而在这却能卖个好价钱,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发夹在国内最多卖两块,他们卖10块甚至更高。如果你有去过约旦也一定有去老城逛过,那里最热闹的一条街,几乎每一个店铺卖的都是中国义乌货,非常受欢迎。很多去亚喀巴度假的本地人或是游客都会选择去做足浴,当然你可别想歪,这是正当的店铺。只是这个行业最初在约旦是没有的,纯属中国人崛起的市场,因为中国人带动了这个市场的消费,亚喀巴曾经有一年的年生产总值创了新高,当然钱还都是给中国人自己赚了去。可好景不长,好日子才刚过上不久,大概在他开店的第三年,一次首相视察亚喀巴,见到中国人开的浴足店竟然遍布了大街小巷非常愤怒,勒令强制关闭所有中国人开的浴足店,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雷贯耳,这跟房东签的五年合同还有两年呢,政府不让开,那另外两年的房租怎么交呢,她想跟房东协调,不料竟以违约罪被告上法庭。法院拘留了她,直到她交清剩下两年的所有房租才肯释放,本来她有一笔存款,就在上个月寄给哥哥娶妻买房子了,如今的她怎么都没办法拿出那么多钱,她也根本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多次请求下,房东看在她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便同意不拘留她并给他一年期限还清债务。可背负着案底的她也没办法出去工作,这可如何是好?幸好有个中国朋友那里需要一个给工程师做饭的差事,便让她去帮忙,那个地方就是给中国工程师住的房子,也就是我住的地方,她每天做饭收拾房子,拿分微薄的工资,由于负债两个孩子辍学,大儿子已经15岁,小女孩12岁,女儿懂事孝顺,儿子更是有担当,知道母亲身处窘境,便自己提出要帮母亲一起把债还了再去上学,所以他朋友就安排她儿子到中国人工作的那个工厂给阿拉伯人当翻译,本来聘请未成年人是违法的,这么做只是因为阿拉伯人可以付给他一份比聘请正式翻译更低的工资,而对于他们的状况来说又可以解燃眉之急,纯属互利而已。
一年过去了,这捉襟见肘、负债累累的日子眼看就要结束了,就在我前往以色列的前一天,她拜托我帮她把债款送到亚喀巴一个律师的手里,并要我亲自跟着他到法院亲眼看着他把案底撤销。事情办的很顺利,她终于重获自由了,她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工作了,我真为她高兴。一个女人走到今日实属不易,过去的15年那是怎样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她说被告上法庭的那一天,由于心理的各种压力让她一夜间头发白了一大半。听完她这坎坷的经历,我非常心酸,当时恨不得自己帮她把那些债还了,让她的两个孩子能重返校园。你真的无法想象他们生活有多拮据,她的孩子有多可爱懂事。15年的沧桑岁月使她看起来比同龄人沧桑许多,命运给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她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苦苦挣扎了15年,这份坚持的动力完全来自于孩子,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是值得的。当她再谈论起这些往事时,表情平静,神态自怡,仿佛在讲一个别人的故事。
青春的一次任性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年轻的一次失足让她跌入万丈深渊,尽管满路荆棘她也已披荆斩棘冲出困境开始了她新的生活。人生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或许你出身高贵,生活无忧,但也许在人生的某个时间点,你因为遇到某人或某事就让你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又有谁能预料呢。你此刻所拥有的不代表你会一直拥有下去,此刻你没有的也不代表你未来不会拥有。但请相信,所有你该拥有的都是你应该拥有的,所有你失去的都是你应该失去的。她时常跟我感叹说,如果当年我没有坚持要嫁给他也许我就不用受这十多年的苦了,那个时候如能顺利毕业,参加工作,再找个好归宿我应该能幸福。我问她,那么如果让你再选择一次,你还会做这样的选择吗?她沉思了一会,道出让我出乎意料的答案,她说,会。是的,无论你选择走哪条路,该发生的灾难照样会发生该承受的痛苦也照样会承受,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无常心去对待一切。
-END-
尧雨:广东潮汕人,生于最传统的潮汕地区却有着最不传统的思想理念。自幼随父母定居昆明,大学考回广州,自小怀揣环球梦,大二便开始行走。从暑假开始小雨独自徒步搭车走过滇藏线、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毕业后行走阿里大北线,转冈仁波齐雪山,辗转吐鲁番、哈密、北疆、中东等地,上过最高米的高峰下过世界最低点的死海。至今到过13个国家个城市,期间做做过义工做过志愿者,在拉萨当过老师,开过一家家庭旅馆一家青旅和两家客栈,现定居大理。
必读万卷书也一定必行万里路。环球梦想的种子早已在你我的心里埋下,想让他发芽成长必须用你的脚步去丈量。小雨深知走过的地区不过冰山一角,所以,我们一起努力!!
PS:你的分享和转发就是小雨写作最大的动力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