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风景 >> 全球股市巨震欧美股市暴跌,道指大跌11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
美股2月27日深夜再次大幅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大跌点!跌幅4.42%。另外,欧洲股市也全线下跌,“恐慌指数”一度暴涨逾30%。
海外市场受疫情的冲击非但没有结束,反而呈现加速趋势……
全球市场大跌,美股盘中一度跌近点
隔夜美国三大股指大幅收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4%。
道指收跌近点,标普指数跌破点,为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微软跌超7%,苹果跌6.5%,特斯拉重挫12.8%。截至收盘,道指跌4.42%报.64点,标普跌4.42%报.76点,纳指跌4.61%报.48点。道指创年2月以来 单日跌幅;纳指创8年半以来的 单日跌幅。标普指数创年8月以来的 单日跌幅。
亚太股市收盘全线下跌。韩国综合指数跌1.05%,报.89点;日经指数收盘跌2.13%,报.23点;澳大利亚ASX指数跌0.8%,报.9点;新西兰NZX50指数跌0.89%,报.17点。
欧洲股市跌幅也很大,2月27日,欧洲三大指数英国富时、法国CAC40、德国DAX全面下跌。
截止发稿,富时指数下跌3.15%,法国CAC40下跌3.55%;德国DAX下跌3.39%。一跌幅,已经超过了本周一海外新冠疫情蔓延后的首日回落幅度。
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市场下跌,或主要由于海外疫情加剧、死亡病例不断上升,导致恐慌情绪加剧。
据wind信息显示,消息面上,英国央行副行长坎利夫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有必要重新审视财政可持续性的标准;如果疫情冲击供应链,英国央行并无太多可实施的货币政策。
“恐慌指数”一度暴涨逾30%
反应市场对未来三十天波动程度预期的VIX恐慌指数一度暴涨逾31%,创年9月以来新高:
大宗商品市场:原油期货下跌
受到疫情冲击、避险情绪增加影响的,还有大宗商品市场。
当晚,NYMEX原油期货跌幅一度超过5%,同期ICE原油期货也出现了超过4%的下跌。至此,包括国内INE原油期货在内的三大原油期货品种,年内累计跌幅均已超过22%。
现货黄金盘中上破美元关口,涨幅1.15%。
伦敦基本金属全线走低。LME期铜跌0.08%报美元/吨,LME期锌跌0.91%报.5美元/吨,LME期镍跌0.88%报美元/吨,LME期铝跌0.68%报.5美元/吨,LME期锡跌1.83%报美元/吨,LME期铅跌0.38%报美元/吨。
COMEX黄金期货收涨0.19%报.3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收跌0.64%报17.8美元/盎司。
长期美债收益率续创历史新低。3月期美债收益率跌7.1个基点报1.44%,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0个基点报1.,3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0.1个基点报1.%,5年期美债收益率跌9.4个基点报1.%,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7.6个基点报1.%,续创历史新低;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6.8个基点报1.%,续创历史新低。
纽约尾盘,美元指数跌0.75%报98.,创2月5日以来新低;欧元兑美元涨1.06%报1.1,英镑兑美元跌0.05%报1.,澳元兑美元涨0.4%报0.,美元兑日元跌0.76%报.59,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个基点报7.。
美股还要跌多久,A股如何应对外围惊吓
那么,美股还要跌多久,跌幅会有多大呢?
高盛的策略师ChristianMueller-Glissmann和AlessioRizzi表示,标普指数的修正期平均为四个月,但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决策者面临的限制,这次回调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从上周四开始的跌势可能至少要到7月才能见底。
花旗集团策略师也都持谨慎态度,理由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都不明朗。他们预测标普指数将跌至点,比其天移动平均线低10%。按花旗的预测,指数跌幅还有10%的潜力。
那么,A股又该如何应对?
从近日A50和港股的表现来看,中国资产相对扛跌。昨日,港股市场以上涨收报,而A50隔夜收盘也仅下跌1.55%,人民币更是出现了连续升值的态势。
这并不是说,A股市场并不会受到外围市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受冲击可能难以避免。从目前来看,A股可能比较容易受北上资金的影响。近期,北上资金连续净流出已达多亿元。A股市场的情绪和增量资金亦因此受到影响。
但在国内的疫情逐步稳定,国内市场流动性依然充沛的背景之下,A股市场随外围杀跌可能依然是买入良机。目前这个市场的特征是流动性推动,其主要特征是情绪波动极大,可能出现暴涨暴跌的行情。在这种市道下,追高的风险较大,逆市买入的成功率相对较高。
中信建投张玉龙近日表示,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牛市持续,如果短期市场出现回调,投资者可以择机加仓。从行业配置上来看存在三条主线: ,科技板块在市场回调后,可以再次加仓。第二,此前需求被压缩的汽车、食品饮料、地产、家电、餐饮旅游等消费行业将重新反弹。第三,券商板块。
高盛:受疫情影响
今年美国公司盈利增长将为零
高盛表示,受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美国公司的盈利增长将在年停滞不前。
高盛将年美国公司基本每股收益预估值从美元下调至美元,即在年0%增长,并将年的预估值从美元下调至美元。
高盛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戴维-科斯汀(DavidKostin)在周四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美国公司在年将不会实现盈利增长。我们更新了盈利模型,以考虑到该病毒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美国银行称,由于冠状病毒和其他因素的不利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是自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表示,预计年全球GDP增速将放缓至2.8%,这将是自9年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结束以来 低于3%的数据。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表示, 的问题是冠状病毒的爆发,此外 、日本和南美洲某些地区的政治不确定性以及经济疲软也是造成产出“严重溢出效应”的一部分。
经济学家AdityaBhave在报告中写道:“即将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增加了另一层复杂性,因为在民主党总统领导下美国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在游戏规则变得更加清晰之前,商业投资可能会保持不温不火。”
Bhave说,这种“不确定性冲击”往往会产生“滞后、大而持久”的影响。中央银行收紧政策以及年温和增长带来的后遗症也拖累了经济增长。
欧洲各国经济堪忧
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中,首当其冲是意大利。
据报道,意大利确诊病例最多的伦巴第大区和威尼托大区是该国最富裕的地区,占该国GDP的25%-30%,当地制造业占据该国年出口量的半壁江山。
意大利财政部已暂停在疫情爆发中心城镇征税,并努力采取措施以支持企业。
与此同时,意大利的旅游业也遭受巨大冲击。意大利国家旅行社协会主席杰里尼(IvanaJelinic)表示,超过70%的预订已被取消,复活节和暑假的预订量也大幅下降。“这是一个灾难性的情况!”她说。
据统计,意大利旅游业占其整体经济的比例达到约13%。
随着新冠肺炎在欧洲的蔓延,欧洲其他各国的经济前景也令人堪忧。
27日,澳新银行分析师警告,德国制造业不太可能在年初回升。
该行在一份客户报告中表示,将年欧元区GDP增长预测从1.1%下调至0.9%,因卫生风险破坏将延迟全球贸易和欧洲制造业的预期复苏,未来几个月意大利生产和旅游业的中断可能会使意大利陷入技术衰退。
之前,欧盟委员会已经预计欧盟整体今年的GDP增长率约为1.4%,比年的1.5%略有下跌。
瑞银集团认为,如果冠状病毒的爆发导致欧洲进行隔离或企业关闭,瑞士将面临衰退的风险。
瑞银经济学家表示,尽管亚洲的供应链中断可能不会对瑞士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但“瑞士经济的 风险来自欧洲”,如果欧洲当局紧随亚洲的步伐扩大封锁,那么瑞士经济“完全有可能陷入衰退”。
不仅分析师纷纷下调欧盟的经济预期,欧洲各大上市公司降低了今年的销售目标。
英国饮料巨头帝亚吉欧称,持续的危机将使其今年的净销售额减少2.25亿英镑至3.25亿英镑,营业利润将减少1.4亿至2亿英镑。
在世界各地机场和火车站经营餐馆和酒吧生意的英国旅游餐饮公司SSPGroup也宣布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严重打击,预计该公司2月份在亚太地区销售额将下降50%,营业利润将减少万到万英镑。
法国食品集团达能警告,预计将损失约1亿欧元的销售额,这迫使集团不得不将销售增长目标从4%-5%下调至2%-4%。
华尔街看好中国市场
目前,由于市场无法判断疫情蔓延到底会对全球贸易与经济活动构成多大的冲击,面对不确定性,华尔街不少机构选择增持现金、长期美债、基建类资产,跨周期股权投资等投资比重,通过降低投资组合不同资产类别的正相关性, 限度抵御疫情所造成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冲击。
道富环球顾问宏观策略主管TimGraf指出,即使欧美央行加快降息步伐,也不会改变这些机构的防御型策略。刺激政策可能使得股市短期内企稳反弹,但在缺乏有效积极财政措施刺激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整个股市估值与实际经济疲软基本面将进一步脱节,由此造成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大跌风险骤增。这也是机构不敢贸然抄底,转而大举配置避险资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加大现金、长期美债、基建类资产、跨周期股权投资等相关性较低资产的配置,一些海外机构正打算加大人民币债券资产的配置比重。TimGraf认为,“相比欧美国家难以同时推进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中国正通过采取积极财政措施,以及降低LPR利率等宽松货币政策,令整体经济趋于呈现V型发展趋势,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持有人民币资产将显得相对安全。
国际资管大鳄们不约而同选择增配中国股票。
根据上证报报道,全球 资管机构之一贝莱德智库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庞文博观点称,鉴于新兴市场央行政策立场保持宽松,且美元涨势趋缓,贝莱德智库年看多收益相对更高的新兴市场股、债。贝莱德始终表示长期看好中国市场。“中国资本市场不仅规模庞大、流通性较强,而且与其他总资产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再加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国际投资者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
瑞银则向高净值客户发出建议——增持中国股票。鉴于欧洲低迷的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前景,与欧元区股票相比,中国股票看起来尤其具有吸引力。此前A股市场调整,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建议其高净值客户利用此机会增持中国股票。“我们继续看好新兴市场股票,并认为近期MSCI亚洲(日本除外)的下跌带来了具吸引力的长期入场时机。”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Hooper表示,当前的市场环境带来了一些投资机会。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暂的,支持性政策可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决定风险资产的走向。中国已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稳健的货币政策,且复工率正在攀升。由于中国经济仍保持向好势头,其股票将迎来极具吸引力的买入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管理着约2.6万亿美元资产,美国景顺集团在全球管理着1.2万亿美元的资产;截至年底,贝莱德(BLK.N)管理的资产达到7.43万亿美元。
素材来源:Wind资讯、中国基金报泰勒安曼、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董鹏)、每日经济新闻、券商中国时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