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曼

设计物语丨城市墓地不被遗忘的生命

发布时间:2020/7/28 13:54:27   

在大多数建筑师的眼里,公墓不只是墓地,它可以是一个关于死亡的哲学评论,一个留给后代铭记的空间。设计者希望能以一种社会和公民的方式对待死亡,在墓地里讲述一个城市的故事。公墓也成为了过去与现在的交汇点。然而,如今的城市墓地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稀缺的土地空间,难以保障的设施维护等。所以设计师们其实也在不断地发掘更合理更完美地城市公墓方案。这类设计似乎更充满着挑战,同学们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的不只是纪念性的主旨表达,还要考虑其与城市空间的相互协调,以及避免造成可能的土地和维护问题。如何打造一座完美的城市公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公墓设计在作品集中的体现。

我们可能会认为,墓地的作用是把我们带到过去和纪念我们所爱的人,但它们在历史上一直是艺术、建筑和设计中创新和再创造的空间。例如,在19世纪,田园般的公园式墓地应运而生,以应对日益拥挤、不卫生的城市空间。

意大利的古比奥墓地

一些最具远见的人类灵魂安息之地仅在过去的十年里就被设计出来了。从阿尔卑斯山的乡村到瑞典的森林,这些墓地、陵墓和火葬场本身就是艺术品,也是对逝者有价值的纪念。可以把城市公墓看作是最早的公共公园。他们用连绵起伏的青山、绿树成荫的树木和为沉思而设计的石凳,吸引城市居民进入田园式的乡村体验。一个城市的特点在其墓地的景观中得到了呼应。

位于日本岐阜的森火葬场

作为生者和死者之间的交汇点,墓地其实成为了特别令人担忧的地方。这使得城市很容易忽视它们。犯罪、环境问题、历史保护、社会阶层、宗教传统,以及哪些人属于城市,哪些人不属于城市的棘手遗产,所有这些都在城市的墓地里一起崩塌。这是一堆互相矛盾的问题,而且当墓地建在公共土地上时,它们会无休止地消耗城市预算。

小规模的故意破坏是城市公墓条件越发恶劣的罪魁祸首,但良性疏忽往往是罪魁祸首,是城市公墓的最大挑战之一。例如,随着入侵物种的生根,环境健康受到打击。许多古老的墓地里堆满了大树,一场风暴可能会导致树木受损,进而毁坏数百块墓碑。

雨水聚集在坟墓周围

坟墓旁长着一棵树

也就是说,墓地设计在未来更需要提升与城市的交流,以保障墓地的可持续性。它应是以艺术的方式去铭记死者,在空间上实现时间上的融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学术案例,学习一下设计者们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实现更新颖的墓地设计的。

1超越了意识的地平线

当我们面对黑暗或死亡这个主题时,我们总是害怕同样的事情——未知。当想象力遇到不熟悉的数据时,离奇的事情就会发生。黑暗总是直接影响我们,这就是为什么自我可以渗透到黑暗中。这个项目是解决关于我们当前意识的概念和它与死亡的关系的问题。设计是对东京的一种“神秘的”否定——这座城市充满了光和噪音,淹没了每一个“黑暗空间”,导致神话和非理性的破灭。空间通过对洞穴的模仿来表达,建筑没有平面或房间。

场地是一个与用户交互的草地。岩石的表面充当了一个骨灰龛,一个储存现代“骨灰盒”的地方,这些骨灰盒是由DNA分离创造的。洞穴底部是一个主要的反射空间。较小的、个性化的房间从入口一直布置到湖边。

当代建筑还没有发展出一种语言来准确地描述一个死者的房子——墓地。城市和墓地被认为是两个独立的环境。要把它们联系起来,必须首先参考自然。洞穴里的条件使我们失去了环境和有机体之间的区别——我们的感觉在这里被压制住了。

主要的反射空间位于洞穴的底部。大型聚集区位于原始汤湖畔。这种液体富含有机化合物,为生命形式的出现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原始汤中的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可能是在地球早期大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岩石表面用作骨灰龛,现代骨灰盒的存放处。昏暗的灯光照亮了一个大空间,反射在潮湿的岩石上,照亮了一棵大树的根部——一台生物计算机。洞穴的内部为生物计算机的工作创造了理想的条件——高湿度和低温。

在科学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根据最近的发现,对死亡提出一个新的定义:不可逆转地丧失一切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属性。它由假设的基本粒子组成,难以探测,比如进入黑洞的引力子。生物计算机是这样一个意识粒子的房子,它只留下垂死的身体里一个微弱的痕迹,实现思想与身体的分离并储存起来。

邻里的公墓

安曼的公墓正遭受忽视,计划外和滥用的困扰。这些墓地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尽管它成为了不道德行为的保护区,但仍然给城市带来了负担。公墓是每个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土地利用类型。但是,在许多计划过程中,尚未对其进行仔细的研究,并且基本上忽略了它们。

尽管城市计划寻求发展有组织的扩张服务,以服务于其人口,但墓地已被排除在增长计划之外。此外,安曼政府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在城市外设置墓地。但是,用于选择公墓的标准与现有情况不兼容,并且根据需求,公墓是分散的,未计划的,分区的且设计不当。并且位于远离服务或设施的地方。墓地内的景观也被忽略并且未被设计。

中央公墓不是解决方案,墓地必须整合到社区中,并且必须通过增加新功能来充当积极的空间,这些新功能可以为人们提供生活并建立社会团结感。因此,新的设计由以下部分组成:朝拜场所,图书馆,社区厨房,公共接待室和其他公共空间。将埋葬设计为模块单元,该模块可以在地下移动,同时将其屋顶用作满足附近居民生活需求的公共空间。

3生死之间

该项目的概念基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木材和混凝土)制成的空白空间。除了产生具有三种不同氛围的有趣空间之外,这还可以被视为墓地的隐喻,实际上是死与生之间的世界。项目认识到它们两者截然不同,但同时又通过寻找除坟墓之外的公用事业和公共场所而将它们无缝地粘合在一个结构中。

所有这些都隐藏在精心设计的模块化网格中,该网格以经济紧凑的方式挑选出了每个坟墓专用的空间,同时又不与传统的习俗相抵触。

摩天大楼的几何结构是基于一个壮观的棱镜,该棱镜具有独特的垂直比例,并在新宿区的这一部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使它在城市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因此它是地标性建筑,很容易看到。

简单的长方体通过不规则的直纹切割在中间分裂。在宏观上,这说明了设计的雕塑价值。在微观规模上,该操作可产生令人惊叹的垂直绿色花园,广场和公园的开阔空间,并享有壮丽的景色。切口也是看似悬挂的半空中的位置,代表性的楼梯围绕着空隙缠绕在一起,该空隙将建筑物两部分的所有楼层及其各自的庭院连接在一起。

4垂直公墓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老化的加剧,人口密集的城市面临着墓地资源减少的问题。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日本的首都东京,问题更加严重。同时,东京的墓地价格很高,这对日本公民来说是很难承受的。结果,大多数穷人买不起坟墓场放置自己的遗物和亲人。基于对死者家属的人道关怀,该项目不仅是建立一个存放死者遗体和骨灰的地方,而且还为在世亲属提供精神上的安慰。

通过使用可以自行调整高度的摩天大楼来解决传统公墓的问题。这座摩天大楼漂浮在城市上空。它不仅可以节省土地,而且所有城市居民都可以看到其家人墓碑上的光,就像家人在远方观看我们一样。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加,建筑物的顶部将上升,扩大墓地,以容纳更多的死者。

在墓地的底部,有一个激光发射装置。当人们敬拜亲戚时,激光将发光以照亮这座城市。建筑同时具有一个“希望灯笼的”的设置。当“希望灯笼的”由家属带入建筑物时,它会突出显示激光灯,同时,“希望灯笼的”将落入湖中,成为飘在水面上的闪光。设计者希望这个建筑能够解决传统墓地的问题,并让人们摆脱失去家人的痛苦。

5磁性公墓

纽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许多信仰和宗教共存。死亡引起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城市中许多墓地都证明了这一点。该项目先做了一个假设,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行为、信念的标准化,从而使对身体的依恋不再存在。这对公墓的未来提出了质疑。当前,鉴于人口的增加,垂直化似乎是解决城市空间不足的一种解决方案。

公墓通过挖掘与不同宗教信仰成正比的地下空间来建立自己,同时解决当前的问题。然后,它改变得越多,当前的空间就会越远离墓地的基本用途。它将与天空混淆,然后消失。这个垂直的建筑物代表着关于死亡,身体和精神的演变图像。建筑物本身从其构造中脱离。这就像是人类逐渐脱离身体的寓言。

在公墓的墓穴中,有一个电磁波发生器和一个用于能量重新传输的储备。该系统推动平台并使其水平和垂直移动。此技术为建筑物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通过生成代码,平台可以从A点悬浮到B点。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所需的路线或站点选择自己想要的空间类型。这不仅是对公墓的重新考虑,而且也是对摩天大楼及其容量的重新考虑。

6数据公墓摩天大楼

该公墓设计不是墓地,而是无限的记忆和文明里程碑档案。建筑物的云状结构充满了由死者骨灰制成的钻石数据存储颗粒。数据立方体包含其对后代的讲话和消息。它提供了一个难忘的机会,可以重温他人的记忆。云计算在其基于钻石的内存中,也以最明亮的人们记忆形式存储了此类数据,可以使用全息投影来呈现这些数据。这座复杂的建筑没有创造令人沮丧的宁静空间,而是将其作为学习设施和全人类的丰碑。

由于其结构完整性,设计是一种可以在恶劣环境和自然灾害中生存的现代纪念树型建筑。它的形状形成了一个跨越整个高度的时间线,代表了社会的当前状况。较粗的树枝代表自然的灾难,战争或流行病,较细的树枝则表示和平时期。

人体含有3%的碳,可以通过施加压力和高温将其转化为钻石。纽约城市学院的物理学家SiddharthDhomkar的最新研究表明,通过在钻石的原子结构中产生缺陷,可以将钻石用作超高密度光学数据存储的平台。存储在钻石内存中的数据几乎是坚不可摧的,全球灾难之后,它将继续成为我们社会的无声见证,并将成为新社会的指导。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新型墓地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传统墓地的问题。传统墓地占地很大。这是对土地稀缺的城市的极大浪费。这些土地可以作为新的,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归还给市民。并且,传统墓地的面积几乎无法调整。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加,某个城市街区的墓地很难轻易扩张。但是,铭记死者也更加重要,大家在做墓地项目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垂直空间方式、地下空间运用等来设计更具有回忆意义的墓地建筑。死亡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被遗忘才是。所以这些墓地设计,更希望的是通过建筑使得死者不被遗忘,更好的满足生者与死者长久的精神感知。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同学们可以秉承着怀念与尊重的主旨,同时对话城市现状,设计出不被遗忘的生命永存之屋~

RECOMMEND推荐阅读

设计物语

设计物语

Emotion: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设计物语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思维

设计物语丨一颗蘑菇的故事--从形态出发探讨建筑设计

设计物语

消极的力量--负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设计物语丨出人意料的逻辑:从OMA走出的建筑大师们

设计物语丨海德格尔-“物”-城市空间的思考

设计物语

丽泽SOHO开幕:为什么超高层建筑要撕裂成两半?

设计物语丨时延电影理论与“影像化”建筑创作思想

设计物语

极端化设计:设计概念的产生

设计物语丨电影中的建筑:不容错过的“建筑”大片

设计物语

首钢的重生--谈谈改造类项目的设计策略

设计物语

纪念的表达——大屠杀纪念馆的那些事

设计物语丨弹性景观--从可持续发展目标到大学生设计竞赛

设计物语丨前生今世-详解伊斯兰宗教性建筑在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物语丨柏林墙倒塌30周年Boundery:空间的边界与建筑的囚徒

设计物语丨突破边界丨从纽约TheShed谈可变式空间设计思路

设计物语丨电影中的建筑:不容错过的“建筑”大片

设计物语

从马赛公寓到粮仓公寓——公寓建筑的城市性

设计物语丨项目的开端—深度剖析作品集中的前期场地分析

设计物语丨时延电影理论与“影像化”建筑创作思想

设计物语

森林建筑:藤本壮介与建筑诞生的时刻

设计物语

CONCEPT:作品集中概念图应该怎么画

设计物语

内在的神性--展览建筑室内空间的营造设计物语丨康斯坦特体系—库哈斯的建筑语法原型设计物语丨自然的建筑:隈研吾的温柔对待设计物语丨给结构以诗意--卡拉特拉瓦的设计思维

技法课堂

技法课堂丨炫彩室内几何主义场景表现

正轴侧视角

活力内街场景表达

分析图专题

场地背景叙述性表达

效果图工作室

拼贴风半鸟瞰视角透视图

技法课堂

巧用截图工具,一小时迅速完成线稿风效果图

技法课堂

“长河渐落晓星沉”的意境派效果图

技法课堂

写实风人视点效果图表现

技法课堂丨炫彩室内几何主义场景表现

技法课堂丨剖透视急速出图流技法课堂

轴侧视角大场景场地分析

留学小站

建筑大类丨留学国家及地区怎么选?15分钟快速了解各国区别

英国留学丨建筑·城市·景观·室内丨全方位剖析

美国留学丨建筑·城市·景观·室内丨全方位剖析

澳洲留学丨建筑·城市·景观·室内丨全方位剖析

欧洲留学丨建筑·城市·景观·室内丨全方位剖析

日本留学丨建筑·城市·景观·室内丨全方位剖析

德国留学丨建筑·城市·景观·室内丨全方位剖析

中国香港新加坡丨建筑·城市·景观·室内丨全方位剖析

美国建筑留学丨STEM认证深度解读

我要去英国读研,该什么时候做作品集和学语言?

我要去美国读研,该什么时候学语言和做作品集?

美国建筑留学

NAAB认证深度解读

英国建筑留学Part1,Part,Part3扫盲贴

留学小站丨疫情对留学准备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留学小站丨日本建筑留学到底难在哪

留学小站丨英国建筑一年两年专业怎么选?

留学小站丨局势紧张,香港留学何去何从?

留学小站丨AA学历国内到底认不认?

留学小站丨美国建筑专业MArch1MArch还傻傻分不清?

留学小站

英国建筑大类硕士语言要求

经验分享

如何制作一本优秀的建筑大类留学作品集?15分钟深度了解要点

如何制作一张高逼格的作品集封面?

建筑类作品集otherworks放点什么?

建筑类作品集必备资料丨专业英文词汇汇总

建筑类高质量素材网站推荐

学员案例

学长谈丨灾难中的生存--避难胶囊酒店设计

学长谈丨港大录取,以一颗平常心去做设计

学长谈

未来图书馆设计

学长谈

沉浸式体验中心设计学长谈

城市景观形态论

IMPACTSTUDIO01Fall报名招生中

IMPACTSTUDIO(IS)成立于年,专注于建筑/景观/城市/室内/交互设计的专业学术教学,致力于为设计类留学生提供专业的留学作品指导和权威的设计咨询。IMPACTSTUDIO以“设计是用精神和灵魂进行塑造的历史”为态度,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专业的学术规划和培养体系,实现在设计道路上追求的梦想和目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fs/1825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