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日,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战前,科威特和伊拉克曾是我国劳务输出的重要市场之一。伊拉克入侵前,我国在科威特共有劳务人员人,大部分是工程技术人员、医务人员,还有约名台湾、香港同胞以及新加坡华人和埃及华侨,我国政府组织了新中国成立后一次大规模的海外撤侨行动。
指示:不惜代价平安接回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我在科名人员的安危。李鹏总理明确指示:“要争取时间,抓紧采取一切办法,不惜代价,把在科人员(包括香港、台湾同胞)平安接运回来。”
当时海湾水路已被美军封锁,通往沙特的公路也被伊军管控,唯一可选的撤离路线就是:从科乘车经伊至约旦,长途跋涉约公里,然后从安曼乘飞机回国。鉴此,国内决定,由我驻科、伊、约和阿联酋使馆、驻迪拜总领馆分段负责撤离、接送和安排我撤离人员回国。
变故:大巴被征劳工失踪
撤退前,驻科使馆向当地一家公司预租了10辆大巴,准备于8月18日使用这些大巴安排我大批人员撤离。谁知,8月16日情况突变,十辆大巴被伊军征用,将从科掠夺的各种物资运回巴格达。面对这一变故,在短时间内重租十辆大车,真不是一件易事。但我驻科使馆不辱使命,竭尽全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和人脉资源,多方联系,最终成功租赁十辆大车,解了燃眉之急。
撤退前夕,使馆在核对人数时突然发现,32名劳务人员下落不明。我驻科、伊使馆奉命迅速查找。经与伊方反复交涉,最终找回这32名劳务人员,他们险些被关进伊方监狱。
成功:环环相扣无缝对接
遵照国内指示,我驻科使馆认真周密地做好各项组织工作。要求将撤退人员分好批次,编好队、班、组,并指定各级负责人,将细节落实到班组。要求在撤退过程中从始至终严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互助,遇有紧急情况要冷静处置。
我驻伊使馆奉命与伊外交部进行严正交涉,要求伊方为我撤离人员提供一切便利。我驻约使馆政务参赞率使馆人员在约、伊口岸迎接照顾我撤离人员,并提前安排好住宿。我驻阿联酋使馆和驻迪拜总领馆派专人到沙迦机场迎送照料从科撤离人员。民航总局派24架次专机和包机前往约旦首都安曼接人。这是我国第一次派专机和包机接送海外侨民撤离。飞机先把撤离人员接到沙迦机场,然后再从沙迦分批运回北京。
从8月19日到25日,短短一周内,在科的名中国人全部安全撤离。至8月29日中午,人(其中包括3名新加坡华人),分别乘我国民航24架次包机和班机平安回到北京。名台湾同胞和四名香港同胞在撤至安曼后自行返回目的地。另外三名埃及华侨从安曼返回开罗。撤离的全体中国人回国与家人团聚,此次撤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老年文摘》第期)
《老年文摘》订阅方式:
1.请读者去往离家最近的邮局订阅;
2.网上订阅请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
3.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jd/1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