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历史 >> 邱志杰从产业的眼光来理解艺术生产景
大众咸以为搞艺术是一个很浪漫的工作。
日常人们谈及艺术的时候,经常有“为艺术而献身”说法,有意无意地把艺术家比拟为圣徒和殉道者。有时候人们又说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这些说法里面,各种各样的观念五花八门,互相矛盾。浪漫的工作其实也是一种工作,而工程师更加是一种工种。你的父母当初送你来读美术学院,而不是去学医或者学工程机械,绝不是希望你为艺术而牺牲,非要把你献给艺术,而是希望你能把艺术当作一个饭碗。他们这么想和这么做是理性的,因为历史上艺术的确是一个饭碗,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这还是一个很不错的、相当有点地位的饭碗。
我不知道你是否在心里产生过一种为艺术而献身的宗教激情,其实我是有过的。我想,如果我的艺术作品完全卖不掉,那我还是会坚持业余时间搞搞艺术。我的正式的职业,很可能是去研究博弈论和概率论,然后靠买彩票赚钱。就像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一边打磨着眼镜片,一边琢磨着伦理学问题。
欧洲特别是英国近代有所谓“绅士科学家”。他们搞科学研究的确纯粹的出于好奇心,而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这非常牛逼。所以业余爱好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中国的文人士大夫画文人画写书法,其实也是这种状态。我虽然有过那么不靠谱的浪漫的宗教激情,但我毕竟是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长大的。我还是要承认艺术是一种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它一定得是一个饭碗。某种程度上业余爱好是对职业选手的行为的模仿。渔夫打鱼猎户打猎是为了养家糊口,英国绅士钓鱼和狩猎,其实是在模仿渔户和猎户,是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的。
说艺术是一个饭碗的,意思是你可以通过做艺术来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很多人都吃这碗饭,艺术就成了一个行业。行业规模很大对时候,就要从产业的角度来思考艺术生产。
从产业的角度
来思考
艺术生产
01
No.1
为什么要进行行业研究?
01
进行产业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产业的全局来观察独立的艺术现象。一个现象的出现,必须有助于整个产业的再生产,产业秩序的良性维持。不符合这一目标的现象,即使偶然和个别地出现,也无法普遍地和长期维持。有助于提升产业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现象就更容易得到传播。从这种产业的视角来看,不管是当年留法艺术家的风衣、围巾、鸭舌帽和烟斗,还是今天的艺术家的长头发和光头,或者咆哮派书法家的唐装,都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制服。这些制服的目标是通过外形将艺术家身份清晰地标签化,从而获得起码的讨价还价余地和行事资格。
从社会学角度把艺术这个行当看作社会系统运行中的一个环节,从产业的角度来思考艺术现象,有助于我们建立理性的行业观念,积极地定义其功能。这么一个产业能够存在,必定有其上下游产业,必定有其输入系统的支持,也有其输出的价值的受益者和消费者。这种位置意识对一个艺术家的生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让我们避免浪漫主义狂热,理性地理解社会需求,应对社会需求或引导和改变社会需求。一旦我们看到艺术生产在今天的整个社会生产环节中所处的地位,就能进一步去解艺术这个系统在整个社会的大系统中所要输出的东西是什么。这种全局的认知有助于使本行业成为积极的能量输出者。
02
艺术这个产业自古有之,但是它是一个逐渐成型的过程。同样都叫做“艺术”这碗饭,每一个时代这碗饭的吃法还不太一样。吃这碗饭的人要对这种变化十分敏感,要能够意识到,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着什么微妙的变化。从历史的角度把艺术这个行业看作变动中的对象,有助于我们去传承使命和预测走向。当我们去思考一个行业如何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而它今天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其整个产业的生态链包含哪些环节?而自己的工作又将属于这个生态链的哪个部位?
你能够建立其动态的行业观念和对这个行业今天所面临的历史问题、历史困境和历史机遇的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对一个艺术家当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你能够看清楚整个行业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和现象,你就能够分辨得清楚哪一些是伤筋动骨的大变化,哪一些是过眼云烟的小花招,哪一些是原生性的变量,哪一些派生性的变量。你才能够能够找到适应变化的策略,甚至在拥有预见能力的情况下,主动地促成变化,引领创新,而不是被动地追随行业动向去适应变化。也就是说通过整个行业历史的全面研究,你有机会理解整个行业在今天的历史巨变中的能量和可能性,从而避免机械决定论,主动地自定义历史使命,积极地引导社会创新!
03
对艺术建立起这样一种产业观,有助于我们把艺术当作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当作一种个人创造的奇迹。因为这样我们能够轻易地揭破艺术家的个人话语的迷雾,冷静甚至冷酷地将其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中的话语生产来加以研究。简单地说,就是比较不容易被艺术家骗,艺术界或者艺术史存在着大量关于艺术的浪漫表述、夸张的表述,自我包装的表述,艺术界和艺术史都倾向于企图掩盖艺术作为一种经济上合理的行为的本质,并且过多的强调了艺术家作为创造者的能量,掩盖了整个社会生态在艺术创造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这样一种行业观将会极大的有助于我们放弃上述浪漫主义的话语迷思,更多的从社会条件的角度来,理解一种艺术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原因,深刻理解行业本质。
从产业的角度来思考艺术还意味着把目光从一两个引人注目的天才人物的身上转移开来,去看到在整个社会群体里面,作为一种经济阶层出现的艺术家的规模和行为模式。从而也去探索整体上对这么一个经济团体或经济阶层形成影响的观念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这将使得我们能够把艺术的发展看作一种整体的社会事实的变迁,而不是某种个人的心血来潮或灵感喷发。能够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去分析艺术产业内各种要素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因果和联动共变关系。
从行业角度看艺术,让我们得以评估和提升行业水平,面对今天艺术作为行业的困境,并进而建立创新机制和寻找创新点。我们会更多的从资源投入—产出之间的效率来看待艺术从业人员的培养、话语神话的构造和市场营销话语,而不是仅仅从创作谈和艺术批评的角度来理解问题。这是对传统的艺术叙述视角的一种反转。事实上,在美术史领域这样的工作早就已经出现。美术史研究中的很大一个板块早就由个人的艺术思想史转移到了对艺术生态和赞助史的研究。
No.2
产业视角看到了什么?
要从产业视角来思考艺术,我们就要把艺术看作一种需要原材料,通过特定的工艺加工制作为产品的制造业来理解。同时,我们还要把艺术看作一种由生产者生产,并投放进艺术消费市场的市场行为来理解。更要把艺术看作一种具有行业准入门槛行业自律和行业标准的可持续的产业来理解。
原材料条件
人力
生产的组织方式
行业规范
工艺和技术
产品和名牌的诞生
市场
01
原材料条件
任何艺术品的总是需要原材料的。没有克拉拉大理石厂的开采,就不会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没有亚麻布和亚麻籽的油,就不会有油画这样的品种。中国画的水墨效果和生宣纸的出现密切相关。越是精致艺术可能对原材料的依赖越少,越是实用美术和民间工艺,它与原材料的关系就更为密切。所以,产业研究一开始,对艺术所使用的原材料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的研究将涉及:
?地域分布特点:根据不同的行业,有些原材料是有明显的地方独特性的。如景德镇陶瓷与高岭土的关系,如歙砚与歙县的几个矿坑的关系。这样的材料具有不可替代性。
?蕴藏量:是否存在资源枯竭危机,有无可替代物;某一个地方的某一种材料,是否具有唯一性。它的开采难度和开采成本如何。在景德镇陶瓷产业中,这涉及到三宝的瓷石,高岭土和提炼釉料的各种矿石。这部分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运输条件:原材料向外运输的运输条件。以景德镇为例,景德镇的形成既和高岭土的存在有关,也和周边山林中燃料资源有关,同时也和长江的水运条件密不可分。景德镇古称浮梁,这个地名已经说清楚了这层意思。
?分级系统:其次要去思考材料的分级系统是如何建立的。材料的分级系统有确实由自然形成的,也有由文化因素,甚至审美趣味人为建构的。神话建构在这里面同样起到极大的作用,如杭州龙井对清明节前后的区分。又如歙砚中对各种心眼纹理的石材的品质区分。这里面有时起作用的是适用程度,有时则是基于审美趣味的构造。黟县与婺源交接处砚山村的石材与其他石头相比,或者端州石材和中国其他地方的石材相比,可能开始时的确是发墨程度更好,这是满足适用的标准。但是某种特殊的纹理,被视为更高的等级,很大程度上既是关联着美观和时尚,同时也关联到稀有。
?适用:品质的分级;自然形成的评估体系;和传统的关联。
?稀有:物质上本身的稀有;因需求而显得稀有。
就材料而言,需要考虑的还包括是否存在替代材料,如由其他产地运来的材料,或者由新工艺新技术产生出来的替代选择。我们今天去考察曲阳石雕产业,很容易就发现使得曲阳成为石雕名产地的汉白玉储量早已枯竭。今天的曲阳从世界各地运来石材进行加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各地石材的交易市场。
景德镇的陶瓷机械在处理瓷土
02
人力
其次要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ls/19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