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美学时代
文/张蓓
三年前,我还在主持花间堂运营的时候,杭州西溪湿地管委会找到我说,西溪湿地公园里有一片尚未开发的村落民居,问我能不能在这里做一个像花间堂那样的酒店。这样的邀约对我来说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于是进行项目实地考察并请设计师做了初步的方案,进行内部讨论,这个地方确实很美,但是村民已经搬出去十几年了,而后续做过的一些经营业态一直都没有做起来,也是有它特定的原因的,这个特定的原因跟它的地理位置和形态有非常大的关系。
项目所在地是湿地公园里成狭长形散落分布的民居建筑,从第一个房子走到最后一个房子约需40分钟,现在我每天去工地走一圈,差不多一万步,大概10里的样子。项目总共由27座桥连接,有拱桥有折桥,也就是说,今后如果运营的话,客人以及后勤,除了走路就只能坐船,在这里电瓶车、自行车、平衡车都不灵。而且每一个建筑组团之间也离得很远,同时它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空间,每年还有上百万的游客从这里穿过,并且想进来这里也不容易,要买门票还要买船票等等。最后我们内部讨论的结果是把这个项目给否了,因为从传统的酒店运营甚至从民宿客栈的运营经验上来看,这个项目不单单是建造的难度大,运营的难度更大,对运营的管理是个挑战,对盈利更是非常高的挑战。
但测算出来的数字并没有影响我对这个地方的喜欢,以我多年看项目的眼光来说,如果说真有哪个地方是不可复制的资源的话,我觉得西溪的这个地方就一定是那个不可复制。它的存在有它的必然性,也一定会有一种适合它的模式能够让它重新的活起来。再加上在我心里总有一个想把花间堂这样的一个小家的生活,变成一个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的幸福村落生活的强烈憧憬,所以我始终都没有放弃对它的思考。
为解决住客和游客动线之间的“矛盾”,最初的规划设想方向是像杭州的安曼那样,尽量把游客和住客的动线分开,把客房更加私密隐藏起来,把所有可能的通道堵住。而随着方案策划的逐渐深入,我们对从中过往的这上百万的游客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们想象着这是一个遗世独立的村庄,无论外面的速度怎么快怎么喧嚣,这里自有它自己的节奏,有它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有它自己的价值主张。我们这些人就是这个村的原驻民,由于物质和精神上的富足,人们都更喜欢专注于美好的事物,他们乐于助人,这里是一个成人之美的能量场。而无论是来这里做活动的人、路过的人还是来住宿的人,他们都是我们村子的客人,他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我们的美好生活,也能够从中汲取能量,甚至产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的愿望。
有时候想想
自己总是一个喜欢异想天开的人,
不就是一场度假吗?至于吗?
但这样想的好处是
让我们换了一个思维角度,
把以前以空间、以物为主的产品设计,
变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体验设计,
一个全新的思维角度也就这样诞生了。
十里芳菲—
是以新生活美学理念打造的
休闲度假的新场景新案例
当终于有一天
我把整个项目的逻辑都想通了,
这个地方,就是我现在正在构建和打造的
一个村落叫做「十里芳菲」,
它的名字和它的长度有关。
新思维,重构新场景
当我们打开了这样的视角,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这样新的体验
其实已经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了。
传统书店-功能化空间,以物为主
比如书店,这是传统的做得还不错的新华书店,那么我们想进去看看吗?为什么不想进呢?传统的书店空间里堆满了书,这种空间的本质是「卖场」,是以产品为主的,追求书店空间的平效,所有的布局用心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用户购买。可是今天的用户如果只是为了购买,那在网上下单一点即可,方便省事,为什么要来你的店呢?当用户看到这样功能化,以物为主的空间,内心是排斥的。
茑屋书店-
场景化空间,以人为中心
这是日本的茑屋书店,茑屋书店是日本发展的最好的书店,甚至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家,这里不光是很漂亮,它是从情景体验的角度来设计的。这个空间的本质是个「景点」,是以人为主的,让人进来可看可逛,把家里书房的感觉搬进书店空间,书不再是整齐摆放,而是故意穿插一些横着摆放的图书,从而形成错落感,就像你在自家的书房,你可以不带负疚感的随意拿取和阅读。在陈列编排上,是根据使用场景来把内容进行关联呈现的,比如把烹饪图书和食材、调料、饮料、器具、家具关联起来陈列在一起。还配有资深专家的解读服务,一切都是最大化的以人为主,以实现认知赋能为目的的场景构建。
这样的一个书店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在实体书店纷纷关门的世道,截至年底茑屋书店居然发展到了多家,成为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年销售额接近80亿人民币,有万以上的持卡会员,相当于每6个日本人中就有1个是茑屋的会员。更为奇妙的是茑屋书店不仅能赋能它的用户,还赋能生态链,包括加油站、CD店、汽车公司、药妆店、酒店等等,很多企业都累积和兑换茑屋的积分。所以这是一个不但自己有能量,还能让用户甚至包括合作伙伴都更有能量的品牌。
我们把像茑屋书店这种全新的场景
叫做「新生活美学」。
「新生活美学」是,
以人为中心,
持续赋能,
帮助人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驱动新生活美学的三大因素
新生活美学的出现不是表面的热点,
其实是趋势性的概念,
今天有条件来谈论新生活美学,
它的深层因素是源于「人」的根本转变,
是三大驱动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看清这个,
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看清这个大趋势。
首先是认知升级的拉动:认知升级是认知维度变了。我们正进入一个万物互联、指数级增长的智能时代,这是和我们熟悉的过往所完全不同的,大量涌现的自媒体、知识产品,都需要用全新的维度和速度去升级认知;
其次是消费升级的推动:消费升级不应仅仅理解为人们要买更好的产品,而是源于底层人们的消费动力变了。大家要买的不仅仅是更好用、更漂亮的产品,而是一种能激发情感、持续成长的体验,并且这种体验不是静止的,而是用户可参与、可以不断伴随用户成长的。
第三是技术升级的驱动:技术升级是指支持产品进化的动能变了。伴随万物互联,AI、机器人的更广泛的应用,手机已经成为人的超级器官,赋予了人更强大的能量,让人可以随时召唤各种服务,也可以和不同的人进行协作,让我们一切的奇思妙想或异想天开都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基于新生活美学的概念,
以人的体验为中心
去设计产品和服务的话,
可以重塑生活当中
很多熟悉的场景。
十里芳菲的纪念日
在我们的生活中,
夫妻之间、情侣之间,
一年中总有那么一两个
需要用仪式感来表达的日子,
对方的生日或你们的纪念日,
而如何调动人力物力
去创造这样的仪式感呢,
选个餐厅吃个饭,
在包房虽然私密但四周都是墙,
选在漂亮的大厅,
享受优雅的音乐和灯光,
但四周都是人,
久而久之、年复一年,
我们慢慢的就罹患了浪漫萎缩症…
在这样的日子里,
在十里芳菲,
有这样一处地方……
这是湿地村落遗留下来的
一处探入湖心的观鸟亭,
在二层,
摆放一张两人对坐的餐桌刚刚好,
纱幔、清风、浪漫的花不仅仅是玫瑰,
还可以是白色的满天星、紫色的睡莲,
一切因那时的喜好刚刚好的决定。
你对面的人看到的只有
你和一片湖水、树梢、鸟和天空。
一层是随时为你们提供服务的
许愿玲浪漫导播团队,
这个场景不再是豪华和尊贵的堆砌,
而仅仅是一场专属于你的浪漫表达。
十里芳菲虚拟树洞
在童话故事里,
「树洞」是存放专属于你的
最珍贵或最隐秘的心情的地方。
在「十里芳菲」也有一个「树洞」,
一年有且仅有一次的权利,
你可以把你的愿望、
把一段浪漫的视频记载、
或者把在这里拍的一组照片
放到这个基于小程序构建的
「十里芳菲虚拟树洞」里。
这些专属于你的美好,
不再流传于朋友圈的戏精行列,
也不再被淹没在
手机几千张照片的存储空间里。
你把这些美好安放在了
只有你自己知道的、
只属于你自己的地方,
而你,也只有当你
走进「十里芳菲」米范围内,
才能够在LBS技术的支持下
再一次地下载打开,
带着笑或许很沉默,
去回味那个时刻。
如果你也同意以匿名的方式
分享你的心情,
正像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懂你的心情」
说的那样,
大家在陌生而熟悉的心情故事里
流动相遇,
一起的独一无二的成长岁月
进化成了情感连接,
也演化生成新的内容。
因此,透过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光有好内容还不够,能帮助用户做情感表达才重要。光有情感共鸣还不够,能促成情感流动才重要。光自己有能力还不够,还要能让用户变得更有能量才重要。
所以我们认为,
新生活美学有三大价值:
帮助情感表达、
促成情感流动、
持续赋予能量。
在十里芳菲,充分体现新生活美学的纪念日,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实际上,「十里芳菲」是用新生活美学理念,重新构建的新型旅游目的地。要谈重构,首先要拆掉我心中的酒店的围墙,从而打破客房经济的魔咒。
新内容
归纳而言,在「十里芳菲」是以五条并行的产品线打造了旅游目的地的新内容。
这里的建筑自然分布成6个小村落,除了有多间各具特色的客房以外,村子里的食物是亮点,谁的家乡还没有一些让人回味的小吃呢,这里的各种小吃店从早上七点到中午陆续开业,晚上从八点到十二点陆续关门,也有几个会彻夜留守,让人感受到的是活泼泼的生活化的可以走亲串友的炊烟袅袅的村落生活状态。
担负着村子里的所有文创相关工作,设计、定制、销售、合作以及课程设计和组织等等。
基于电影创作的水上婚礼场景、即兴舞蹈、即兴演讲的培训课程以及人人可以参与的每晚即兴剧的演出等等,都给村子带来新的能量。
新空间
在单体空间的设计上,通过熟悉事物的陌生化,来呈现美学反差,激发人的情感互动。同时打通酒店与景区的物理空间,打通现在与未来的时间空间,通过小程序让虚拟和现实间可以产生互动,让人的情感得以流转和升华。
新服务
这里提供的也不再是售后服务,人们来这里购买的也不再是一晚的客房、一顿餐、一堂课、一个会议的场地,这里提供的是全新的订阅式服务,一个完全DIY的度假愿望清单;对于来这里活动的人这里提供着完全有别于其它地方的会议、活动等空间和服务的解决方案;对于来西溪的游客,他可以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景区,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程序在虚拟的空间里留下他走过的足迹。
新生活美学的应用公式
我们把新生活美学场景构建的有效应用
变成了一个便于大家记忆的公式,
/认知成本=
最大化新美学能量。
新内容、新空间、新服务
是新美学带给用户的价值,
需要持续提高,
同时需要持续降低客户的认知成本,
此时此刻出现的「新生活美学」有它的必然性,因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效率”和“体验”这两者一直都是不可分割的双驱动力,驱动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国内率先看到的是效率的革命,效率革命推动经济更快速的发展,但我们仍然需要新美学所带动的体验的革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如果说“新零售”是效率的革命,
那么“新美学”就是体验的革命,
这个时代,“新零售”和“新美学”一定是最受市场瞩目的“双人舞”,双轮驱动推动产业升级,成就最美好的生活。
如果说八年前「花间堂」引领了一场酒店行业从功能到体验的升级,我也希望今天的「十里芳菲」是一次新生活美学的美丽实践,构筑以人为中心的度假新场景,重塑休闲度假新体验。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ls/2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