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曼

锦江酒店创始人董竹君先生我的一个世纪

发布时间:2021/5/5 22:08:43   

董竹君(-),清光绪二十六年(年)生于江苏上海(今上海市),祖籍通州直隶州东灶港镇闸桥村(今属南通市海门区包场镇)。近代知名女企业家,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

其祖祖辈辈农耕赶海于通州东灶港,其父董同庆26岁时赴上海谋生,以拉黄包车为生,由于生活所困,无奈之下在她12岁那年将其押给青楼做三年“清倌人”,卖艺不卖身,沦为青楼卖唱女。在妓院里,董竹君认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以心相许,逃出了妓院,与夏之时结婚,并随夏之时一起来到日本。在日本,董竹君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和文化。四年后,她随夏之时回到成都,夏之时就任四川都督后,她成了四川省都督夫人。然而,家庭里的封闭与落后,使刚刚开始新生活的董竹君感到窒息,最终与丈夫夏之时离婚,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四川,来到上海。历经无数难以想象的艰苦,闯过无数无法逾越的难关,她周旋于上海警备司令杨虎、黄金荣、杜月笙等权贵们之间,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勇气,创立起了锦江菜馆和锦江茶室。年后,又在人民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创立了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锦江饭店。年的12月6日,董竹君安然去世,终年97岁。

少年

少年董竹君

董竹君(—),出生在江苏上海(今上海市)洋泾浜畔的一个贫民窟里,父亲董同庆,江苏省南通县六甲乡人,长相英俊,为人忠厚善良、耿直自尊,以拉黄包车为生。母亲姓李,勤俭能干,因为家计艰难,喜欢叫苦连天。父母虽穷,但是还是把她送到了私塾中念书。后由于父亲患了伤寒症,无奈之下,她只有中途辍学。由于父亲身体直落千丈,无奈之下把她押给青楼做三年“清倌人”。

结婚

夏之时和董竹君

两年后,她装病逃出淫窟,与常在青楼出没以掩护革命活动的革命党人夏之时结婚。前赴日本留学,入读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年夏之时奉命回四川,临行前,他给了董竹君一把枪,叫她防贼。若是做了对不起他的事。则用它自杀。他还急召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的四弟到日本陪二嫂读书。用意无非是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以免她获得自由就红杏出墙。年秋,董竹君从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师毕业后,原想补习法文,前往巴黎留学,但夏之时一定要其返回四川合江。

年,由于夏之时在四川派系斗争中错跟了人,被解除了公职。于是他吸食了鸦片,脾气越来越坏。在董竹君患肺病避居的三个月里,他从未去看望她。

在苦闷的心境下,董竹君依然自强不息。她开办了“富祥女子织袜厂”和出租黄包车的“飞鹰公司”。后因为经营不善,导致惨惨淡关门。

离婚

年,两人开始了长达5年的分居。年两人宣布离婚。她只提出了两点要求:其一,夏之时不要断绝抚养费;其二,一旦她有个三长两短,请夏之时念及情分,培养四个女儿大学毕业。但是后来夏之时并没有履行,还强迫其交出孩子。董竹君予以拒绝。

离婚后的最初几年,董竹君去得最多的是典当行。年春末办起了小规模的群益纱管厂。董竹君经过高人指点,远涉重洋,招回了一万元股资。年1月28日,侵华日军进攻上海闸北,群益纱管厂遭到炮击,被迫停工。

董竹君作品:我的一个世纪

年月15日,锦江川菜馆正式挂牌营业。开门便是满堂红,上海滩青帮、洪帮的头面人物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是这里的常客。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也经常出没于此。卓别林访问中国时,曾在此品尝了香酥鸭子。年初,董竹君办了锦江茶室。

0年冬,董竹君前往菲律宾,后与大女儿国琼被误认为日本间谍,幸亏友人相助,才脱离险境。5年初,董竹君回到上海,但是当时的锦江两店已被代理人张某某弄得面目全非。董竹君战战兢兢,见机行事,方才化险为夷。上海解放后,她遵照上海市公安局和市委的指令,以锦江两店人员为班底,创立了锦江饭店。董竹君将自己含辛茹苦十六年所赚得的十五万美元全部奉献给了国家,还交出了自己的花园住宅,她只保留了郭沫若书写的《沁园春》词和一套文房四宝。

策反杨虎

董竹君策反杨虎,为营救张澜、罗隆基立下头功。

年5月,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吴克坚根据周恩来、李克农的指示精神,展开了营救张澜、罗隆基工作。吴克坚认为,营救张罗,杨虎是个关键人物,因为他在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中有得力的部下阎锦文。

董竹君

吴克坚同董竹君商定,通过国民党军官郭春涛约杨虎到董竹君的家(愚园路弄1号)秘密会晤,开始杨虎对营救张罗有些为难。 吴克坚见状便对杨虎说:“请杨司令再考虑考虑,如果实在为难,就算了。”当场,杨虎没有表态……

5年2月,在吴克坚通过杨春涛认识杨虎后,他曾通过董竹君多次做杨虎的工作

董竹君先是同中共上海局的张执一同志联系,后才同吴克坚同志联系。她住迈尔西爱路期间,曾受吴克坚指示,把此处作为地下工作者碰头的密点。

吴克坚和董竹君在斗争的风雨中结成了革命友谊,他们在策反杨虎,营救民主人士,掩护革命同志中有不少传奇故事。

一天晚上,杨虎来到董竹君凡尔登花园1号家中探望她。董竹君见杨虎一进门就愁容满面地坐在沙发上,就趁机和他谈局势。

“杨虎,现在形势变化很大,你应分清局势,为自己以后想想。”杨虎点点头,没有言语。

董竹君

董竹君接着说:“像你这样的地位、资历、名望,完全可以为国家、老百姓做些有益的事。”

杨虎还只是点点头,并说:“我只知道你对企业有兴趣,不问政治,想不到你把局势分析得很清楚。”

“这是由于爱国心的关系,中国人嘛!”董竹君回答道。

那次虽没有深谈,但董竹君已知杨虎是位可以利用的人物。她将这些情况及时向吴克坚作了汇报。

之后,吴克坚多次约杨虎到董竹君的住处深谈,使杨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杨虎在董竹君护送青年男女去苏北淮阴解放区,虎口救出游击队员等工作中都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

在营救张罗行动的关键时刻吴克坚想起杨虎。正是杨虎和阎锦文的出面才保证了营救行动的成功。

去世

年,与世纪同龄的董竹君97岁,在其住所接受《读书时间》栏目的专访。主持人感佩她坎坷一生、屡经磨难却一直健朗如初。该专访节目播出56分钟之后,董竹君因患病去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ms/2091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