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风俗 >> 日Japan記Recording
隨着上一篇我們介紹了新加坡度假酒店系列,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些在日本旅遊的項目,如果新加坡代表了對未來城市發展的一種典範探討,那日本的一些城市或許可以代表舊時代與新時代融合的一種雅致!一直對日本沒有太多興趣!身邊朋友幾乎都有前往旅遊過的經歷,客觀的說幾乎沒有差評;當然也不會誇張去代個馬桶蓋回來,有的朋友幾乎每年都去,就是按時節去看看櫻花和紅葉,或則帶幾只墨水筆.對於這些細小的讚點,作爲享譽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學子,通常是嗤之以鼻.看過歐洲歷史和中國歷史,會容易沉淪在這些曾經燦爛的傳統文明中,特別又看過美國近代史,欣賞那些方盒子和光怪陸離的現代建築,更是不會欣賞日本這一矛盾体.祖國大好河山,全世界最高的山峰,幾大名山名岳,無數超千年的古城古寺古河,當代又有無數新型建築,會忽略一種長期存在而又無法解決的矛盾!那就是傳統城市的現代生活---“今天”;這是一個不太容易欣賞和不太容易探討的矛盾!
了解日本是從十一年前一本關於景觀的雜誌,當時内地剛剛興起景觀設計這一行業,紅紅火火的城市建設和地產建設,内地的書籍中很少介紹一種適合人生活方式的設計探討,大多是宏大的願景和傳統文化理想中的美好加人性化.出現了很多天花亂墜的超級設計,一旦落地實施就是現實的平庸.而美國和西方的景觀已經發展了足夠的時間,特別是擁有獨立的個體思維更強調一種潛意識的指代,直接,乾淨利落;不太容易被我們接受.而這本雜誌的案例正好作爲了一個補充:平實,按照實際的設計原則又容易實施落地不失爲一種探討的方式.在九十年代日本地產泡沫后的地產開發尤爲強調體驗,一個郊區別墅盤開發了近七八年,才安排收樓入住二十幾戶人家,但每一家都是以一種學習自然的態度讓業主有一份屬於自己生活涵養的花園和建築.裏面介紹了詳細的操作方式和時間安排,這種開發節奏和模式是當時所不能推行!看它們的城市規劃,裏面會介紹日本一百多年前關於各個地區詳細特色的指引,而當時看這些指引覺得這還需要介紹末,整個内地到處都是,只是覺得對一些介紹性的文字做得細微如緻!
後來閲讀了稻盛的一些經營哲學書籍,在京瓷創業過程中側面介紹了日本二戰前後的經濟蕭條情況,通過稻盛的經營分享,其中有一些小城市創業成功的案例,例如某一個世代做橘子的企業通過細微如緻對老客戶的關懷,最後做到這一單一子項佔全世界份額的五分之一,某一賣豆腐的小公司,最後成爲這一行業全世界的行業指標,只覺得日本對”勤奮”和”學習”這兩個詞的實踐運用堪稱典範!而一本名為《工藝之道》介紹工藝之美的書籍,更是詳細介紹作者至年后對一些器物的認識和感受,這些都是日本今天對民族傳統和手工技藝具有指導意義的指引,細微如緻!
首先分享一些京都區域普通人家的入口,現在我們古老的長安很難感受到這樣的氛圍了,這些都不是什麽大手筆,只是生活多了一份生動,一份有趣而已!這些建築基本都離風景區很近,而風景區裏面人也是非常多,但你只要出了風景區大門外面的環境就讓你感覺到這是一片祥和,安靜,寵辱不驚的街道,乾淨或許是起碼的要求,而生活的雅致情懷才是本質,更別提基本很難看到大量的招牌廣告了.
1)日本,GardenKOKO-EN,好古園庭院
項目信息:
旅遊時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