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曼

约旦以色列十四篇一

发布时间:2021/3/16 21:46:50   

年7月13日,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夏多布里昂(Fran?ois-RenédeChateaubriand)从巴黎出发,历经约一年时间,途经希腊、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埃及和西班牙,于年5月3日回到法国。年,《从巴黎到耶路撒冷》发表。

用来装那啥的书单,拒掉很多社交应酬,两个月读完

每次蓄谋已久的旅行之前,我都会尽量做足功课,但我几乎从来不看游记,总觉得游记会有所演绎,不如LP等工具书来的实在。在这次出发之前,给自己列了个13厘米厚的书单,10月、11月两个月读完,其中却有这本《从巴黎到耶路撒冷》。只有这本我没在行前读完,留着一部分章节在路上看。由着这本书,我突然萌生了写一篇游记的想法,总觉得对之前的一些旅行记忆越来越淡,是不是留下一篇游记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次没有用“不二亮”而是用的“Esau”这个名字,实在是因为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太贴切:先知亚伯拉罕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儿子:以撒和以实玛利,以撒娶了利百加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以扫,小儿子叫雅各,雅各后来改名以色列,这个后面有机会我会讲。而以扫(Esau)的意思是“多毛的”,一看这名字实在是太适合我了。

行前看了几条路线,选中这条原因无非有三点:1、这条路线耗时最长,反正都已经请假了;2、这条路线可以顺道去约旦,多一个国家的风景总是好的,虽然并没对约旦报太大的期许,谁知道去后大有惊喜;3、其他路线会从亚的斯亚贝巴转机,出于安全考虑,更是不想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是一次无聊的转机。

之前从没去过中东,也从没坐过任何一家中东航空公司的航班。以前倒是去过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彼时会讶异于他们的房间内都会有箭头指向麦加。这次是讶异于Etihad这家全球顶级航空公司的航班是在起飞前要祈祷,有专门诵读古兰经的电台,屏幕上还有箭头实时指向麦加。宗教已经深深的渗入了他们的生活,就像喝水、睡觉一般的必须,我带上耳机,就希望这么伴着古兰经的诵读声睡着,然而……

无处不Mecca

以前长途飞过的航空公司,你不去问空姐要,她是不会主动给你方便面这个大杀器的,因为这个味道对机舱内其他乘客影响过大,往往导致供不应求。他家倒好,平稳飞行没几分钟,一人一碗开杯乐。机舱内奇香四溢……妥妥的吃完,妥妥的睡去……醒来后舱活动一下筋骨,机上娱乐系统也很赞,音乐也挺好听(我转录了贴在上面啦),10小时的飞行因为一家优秀的航空公司而没有预想中的那么疲惫。

转机的阿布扎比机场(AUH)并不太符合我之前对它土豪的印象。据说奢华的新航站楼要在17年才启用,四个小时的转机等待时间,既然没什么太多的可逛,不如就踏实吃个早餐。

摆拍的早餐

然后又是四个小时的飞行,我之前看错时区,以为第二程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谁知时间加倍,这一段让人更觉疲惫。

约旦首都安曼阿利亚皇后机场(AMM),一眼看到到达大厅的混凝土天花和透过幕墙看到的庭院景观,就觉得这个机场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只是在回程时才查了出处,原来是Foster+Partners事务所作品,而且出发大厅的屋顶更加精彩,模块化、本土符号、材料特性、结构形式,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统一。可惜无心留恋,因为取完行李,等待我们的还有五个小时车程。

模块化本土元素的机场鸟瞰(图片来自于筑龙网)

从到达大厅看庭院

到达大厅的天花

出发大厅的天花,兼顾自然采光

我不可能像夏多布里昂一样骑马坐船从巴黎到耶路撒冷,我需要辗转30个小时,跨越6个时区途径阿布扎比、安曼,来到亚喀巴(Aqaba),来到红海边。到达我旅途真正的第一站。

每一个人身上都拖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

——夏多布里昂《意大利之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jd/2005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