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风俗 >> 万众瞩目的ldquo上海双年展rd
万众期待、翘首以盼的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即将于今年11月12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本次双年展由印度的Raqs媒体小组担任主策展人,主题为“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主题展共有92位/组艺术家参展,将发生于PSA的1楼至3楼,展览规模广阔,脉络通达并精细。
▲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部分参展作品抢先看
随着开展的时间日益临近,你是否已迫不及待来赴这场两年一度的艺术之约了呢?10月10日起,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正式开票啦!你可以提前购票,一路畅通奔向上海双年展。(格瓦拉购买预售票,现场20元,预售15元。另:学生半价,会员免费。)
25件参展作品抢先看
《延长的直线》
▲《延长的直线》(),廖斐,装置,作品版权:艺术家廖斐和偏锋新艺术空间
人们通常并不意识到真正的直线在现实世界中其实是并不存在的。该系统总是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而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所以我们认识不到其中的脆弱。这件作品通过非逻辑的事物能为逻辑的事物创造出一个框架这一概念,对我们所能察觉到的自然之中的具象的几何与对称进行研究和发展,并对描述的语义重新进行书写。
廖斐
廖斐在他的创作中探究物质材料之中的关系与张力,在对称与几何之间,认知与神学之间,二元性与简单化之间。在将注意力引向与这些关系相关的较为宏观的理念的同时,他的作品同时揭示出日常材料中蕴含的神秘气质。廖斐在北京和上海举办过他的个展,同时在北京、上海、新加坡、伦敦、南京、科隆和台北登顶参加过不同的群展。廖斐生于年,现居上海。
《对话》
▲《对话》(),王功新,装置,作品版权:艺术家(展场图,Ifa-Galerie斯图加特,)
像一座天平,一个灯泡朝上运动,另一个灯泡朝下,亲吻到墨水的表面,制造出波纹。波纹逐渐平息下来。完成了一次由平衡到不平衡到再次平衡的循环。随灯泡移动的光映照在旁观者身上。影子在四周的墙壁上上下移动着,制造出涨潮与退潮的运动。
本次上海双年展上将展出的这件作品是王功新年于德国完成的旧作,这是本件作品20年来的首度再次展出,正是从这件作品之后,艺术家开始转向了他标志性的录像艺术的探索。
王功新
学习油画出身的王功新被认为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最早开始进行场域特定录像装置创作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在世界诸多城市举办过个展,包括墨尔本、纽约、丹佛、维多利亚、布里斯班、深圳和北京。年获英国伦敦“奥利弗”戏剧金像奖最佳影像设计大奖提名。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荣誉博士。年生于北京,王功新现居住在北京和纽约两地。
《把忘记的想起,把想起的忘记(重访可承受的)》
▲《把忘记的想起,把想起的忘记(重访可承受的)》(/),陈哲,摄影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和自己和解,跟自己做朋友,保护自己的本性而不是扭曲它,接受那些人格不够美的地方并就这么保持下去,不想变更好,而只想自然地活着。”
陈哲
陈哲的作品聚焦于人体的塑型和不屈的身份。抒情诗般的方式使她的研究课题变得更加复杂。陈哲作品为艺术机构与个人收藏,并于国内外广泛展出,包括多伦多、阿姆斯特丹、萨尔斯堡和北京。她是年卡塞尔摄影书节最佳摄影书籍的获奖者。曾先后获赏三影堂摄影奖()、玛格南基金会授予的IngeMorath奖()、连州摄影节新摄影奖()、无忌新锐奖()等。陈哲于年出生在北京,现工作居住于北京。
《全景》
▲《全景》(),刘韡,综合材料,作品版权:刘韡工作室(展场图,Plateau三星美术馆,)
刘韡将在本次上海双年展上,进一步创作曾在年于韩国PLATEAU三星美术馆首次展出的装置作品《全景》。这件浸入式的作品延续了艺术家对于非真实空间的长期探索,积极地混淆了二维与三维空间的边界。艺术家使形式扭曲、变形,观者被从真实世界中拉出。
全景式的景观不能自洽,而是持续地在其内部进行分裂性的发展。
刘韡
在刘韡的创作中,现成品是反复出现的元素,他的作品也经常是由日常用品组装而成的,这些东西被他再使用而变成雕塑化的物体和装置,充满了多层面的复杂性。他的作品在全球各地展出,包括在北京、上海和巴黎进行过的个展,以及在伦敦、纽约、奥斯陆、卢森堡现代博物馆(Mudam)、巴黎、卢塞恩参加的众多群展,包括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第9届里昂双年展、第6届釜山双年展和第4届广州三年展。刘韡年生于北京,现在此居住和工作。
《情书》
▲《情书》(),CANTONBON,行为/环境装置
在CANTONBON出版的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Robbe-Grillet)及其夫人的作品中,《通信集》(Correspondence)是最为特别的,因为它只是作家夫妇两个人之间的情话,甚少涉及人们熟知的文学内容(当然,相反它却提供了不少对文学内容的背景补充)。为了还原这一切,作品《情书》的主体设计为对整本《通信集》进行朗读,男女主角相隔一定的距离以造成“通信”的现实效果。
CANTONBON
CANTONBON是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LibreriaBorgesInstituteforContemporaryArt)的别称,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即CANOTONBON,年正式创办于广州,主要从事文学、艺术书籍的出版策划、艺术档案管理、公共教育和对外文学艺术交流。
《黑色海洋》
▲《黑色海洋》(),刘雨佳,单屏电影,作品版权:艺术家
在建于资源丰沛的戈壁滩那富有侵蚀性的雅丹地貌之中的工业景观中,机械和动物变成了影子和标识;人类是工作运转着的生物,操作着钻头、机械和车辆。制服包裹着身体,没有可识别的面孔。浩瀚的景观,持续的系统。这是一个能导致幻觉的幽灵似的地方,它的一只脚深深地扎根于遥远的过去,另一只则大步迈向遥远的未来。
刘雨佳
在刘雨佳的录像作品中,物体、实践、空间和风景被以碎片的方式进行重组和叙述,成为一种“共同的”情景体验。她生于年,现居北京。
《陌生的风景》
▲《陌生的风景》(),娜布其,场域特定装置,作品版权:艺术家
这些雕塑呈现了某种风景,但它们是被抽离的空间变形的想像景观,而非具体的地方。两种不同的空间由此产生:一种是现实的,与身体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另一种唯有作为视觉并通过想像才能得以接近。路灯是随处可见的城市景观之一,当作为雕塑整体的一部分出现,同时摆放在诺大的美术馆空间之内时,产生了一种“景观中的景观”;路灯矩阵式地在空间中闪烁延续,又构成另外一种陌生的城市景观。
娜布其
娜布其的雕塑作品体现了对于“物体”本体论的思考:我们周遭的物体独立地存在于人类感知之外。她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在北京和纽约举办个展或参与群展,近期展览包括年的光州双年展。娜布其年出生于内蒙古,现生活于北京。
《劳动者之歌I夜》
▲《劳动者之歌I夜》(),胡向前,行为、影像,作品版权:艺术家
演员们唱着歌,挤在一个狭小的保安亭里,夸张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模仿歌剧的形式,他们身上专门订做的豪华制服,类似当下中国典型的上中流阶级公寓小区的保安。这是一出表演,它看起来如此荒诞。
胡向前
胡向前的艺术创作大多是从行为艺术出发的录像作品。其灵感来源于他周边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对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意义的思考。他对荒谬事物的观察非常敏锐,擅长在作品中突出社会中存在的反差,将看似不重要的小事件放大为社会性的意符。现实成为了舞台。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曾在北京、广州和达尔文(澳大利亚)举办个展,并在奥克兰、多哈、巴黎、上海、旧金山、哈瓦那、伊斯坦布尔、香港、伯尔尼等城市参加群展。年入围HUGOBOSS亚洲艺术大奖。年获得第十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他生于年,现居北京。
《马尔殊-暴风神》
▲《马尔殊-暴风神》(),维沙·达尔,含光线和反光池的特定场域装置
乌云,能摇动山丘,也能毁灭森林,它们像火焰一样闪耀和无所畏惧,锋锐有力:马尔殊是吠陀梵的暴风神,能挥舞雷霆闪电。他们创造出模糊的疆域和迷幻的地带,同时由电脑控制的光线随着不断变化的节拍器的节奏,在巨大的反光池上方摆动。
维沙·达尔
在维沙·达尔的艺术创作中,变形和夜间活动的事物成为两个明显的主题。他通过编织神话来探讨当代问题,光成为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他的公共艺术作品和特定场域装置曾在德里、古鲁葛拉姆、孟买和浦那展出。出生于年,达尔现生活在古鲁葛拉姆。
《他者的博物馆》
▲《他者的博物馆》(),克里斯蒂安·本巴拉·汤普森(博士),摄影冲印
画布格上是显要的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人物——一个探险家、一个艺术评论家、一个民族志学者和一个人类学学者——这些人物画像上的眼睛被小心的挖掉了,被换上了克里斯蒂安自己的眼睛,于是画布成了他戴的面具。这些眼睛在问一个问题:“你们当时是如何对这个世界进行分割和归类的?”
克里斯蒂安·本巴拉·汤普森
克里斯蒂安·本巴拉·汤普森(博士)在年被牛津大学录取,成为了牛津大学年校史以来第一个被录取的澳大利亚原住民。他的作品探索关于身份,文化混合和历史相关的概念,而他在他的作品中则通过仔细安排的姿势、服装和场景设置化身为一系列的角色。他的作品被澳大利亚国内以及国际的一些机构收藏,也在多个城市展出,包括伦敦、牛津、巴伦西亚、沙迦、德比、曼谷和悉尼双年展。出生于年,他现居住于伦敦和墨尔本。
《圣化的云》
▲《圣化的云》(),阮芳灵,件带有数字印刷照片的瓷片
在远处,烟雾具有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仿佛美丽的烟火。越南近代史经历了将近六十年持续的硝烟(-)。火焰在人体、桥梁、城镇上燃烧。炸弹的烟雾貌似云朵,却有致命的力量。
阮芳灵
阮芳灵的作品对表象和隐像的真实、形式与时间进行反思,并传达一种关于错位的弥漫性的感受。他们讲述已经遗忘的故事或那些微不足道到从未进入我们潜意识的事物。她曾在越南和福冈举办个展,并在旧金山、安曼、于默奥参加不同的群展,还参加了年新加坡双年展。出生于年,她现居住在河内。
《A地区抢劫案》
▲《A地区抢劫案》(/),亚赞·卡里里,装置
几年前在拉马拉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抢劫犯根据当地地缘政治的状况,成功逃脱了追捕。警察局的档案里对当时的情况有所纪录。这些照片完整讲述了紧急情况下如何穿越这座城市。
亚赞·卡里里
亚赞·卡里里将平行的叙事编织在一起,突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fs/2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