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风俗 >> 游记走近玫瑰古城佩特拉
—忧郁的美美
走近玫瑰古城--佩特拉
文丁香有一种地方,在电视或者文章上一眼看到,就下定决心要去实地看一看,只要走近它,就会被深深震撼,一旦离开它,便会永远铭刻在记忆深处。这个地方就是约旦南部沙漠的神秘古城佩特拉!尽管5年过去了,那一幕幕会时常在我脑海里回荡!佩特拉古城几乎全部在岩石上雕凿而成,因为岩石带有宝石般的微红色调,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佩特拉又被称为“玫瑰古城”。从约旦首都安曼一路向南,约3个小时50公里的车程,一路映入眼帘的是无尽的土色,寸草不生。黄昏时到达古城佩特拉小镇,这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小城,站在酒店放眼望去,连绵的山峦在夕阳中一片金色,我知道在它的背后,隐藏着一座神秘的古城,那里有着很多传说和迷一样的历史。佩特拉古城地理位置从地图上看:佩特拉古城位于东非大裂谷北端,地处阿拉伯和地中海区域一个重要的交叉地区,隐没于死海和阿克巴湾之间山峡中,地理位置极其特殊。
相传公元前6世纪开始,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游迁移到阿拉伯半岛,纳巴泰文明逐渐占领约旦南部地区、迦南和阿拉伯半岛北部地区,由于地处交通要道,纳巴泰人的沙漠商队以交易乳香、没药和香料为生,在贸易繁荣的基础上建立了王朝,定都佩特拉。
公元前1世纪,纳巴泰王国曾经极度繁华,疆土甚至一直延伸到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公元3世纪,红海贸易兴起代替陆上商路,佩特拉地理优势丧失,枢纽地位开始衰落,后来被罗马帝国占领,公元年的大地震,更进一步摧毁佩特拉城,纳巴泰文明神秘消失。直到年瑞士探险家J.L.伯尔克哈特发现古城,佩特拉古城得以重现。进入佩特拉大门后,需要走长约1.公里的石渣路,达到西克峡谷的山门。西克峡谷入口的贝都因人
山门口有位贝都因人把守,从这里开始,走著名的西克峡谷,穿过1.5公里蜿蜒曲折的峡谷进入佩特拉古城,这条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狭窄山谷小径,是进入佩特拉古城的必经之地。西克峡谷的石柱峡谷甬道回环曲折,险峻幽深,道路时宽时窄,大部分地方的宽度5米,最窄处仅.5米,初段显得开阔,随着不断前行,道路变得狭窄,崖壁也越发陡峭,峡谷最高处达00米,头顶的岩石连成了一线天。走在蜿蜒幽静悠长的峡谷,两旁高处的天和脚下的路相向呼应,真是别有洞天。两边的岩石经过千年岁月的侵蚀打磨,整个色彩依然绚丽,纹理奇特,像水纹,像斑纹,玫瑰色中掺着黑色、白色。岩石上留有不少遗迹:有嵌在岩石上大小不一的壁龛、洞窟、神像、岩墓,还有两条引向古城的水槽遗迹,有的地方还残留着陶制水管,水道随峡谷蜿蜒不断,现在已经干枯无水。几乎寸草不生的峡谷岩石中,偶尔顽强长出一棵歪脖树,也算给满眼岩土增添了绿意。西克峡谷的绿树可以遥想,千年前,在这狭窄扭曲的道路上,不时有马车驶过,一路尘土飞扬,商旅在这条小道上来来往往,恰如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蜿蜒峡谷的尽头,就是佩特拉古城最迷人的地标-卡兹尼神殿,它被称为佩特拉古城头上最耀眼的明珠,最精致完美壮观的建筑,也是古城的标识和象征。西克峡谷入口处看卡兹尼神殿卡兹尼神庙就这样惊艳的出现在人们面前,年来,守卫着佩特拉的门户。卡兹尼神殿
卡兹尼圣殿(英国画家大卫.罗伯茨画)对比两张图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卡兹尼神殿是一座直接在坚硬的红砂岩山壁上开凿而成二层殿堂式建筑。从外观上建筑风格看,它就是坐落在沙漠边缘的希腊罗马城市。神殿高43米,宽30多米,整个立面体现出浓厚的古希腊罗马风格,一根石梁把神殿从中间分成上下两层,横梁的正面雕有山形墙,里面有动物、树叶、饰带和花卉的浮雕,正中央是凝视着前方访客的美杜莎头像。下层有六根罗马科林斯式石柱,殿门位居正中间,大门两侧的石壁上人像被认为是罗马的双子星卡斯特(Castor)和波洛斯(Pollux),他们带领人类的灵魂前往地底世界。上层有5个凹凸相间的石龛,顶上雕有四只老鹰、外立面是埃及女神伊西丝的头像,还有6尊带有翅膀的亚马逊女战士拿着双口斧在舞蹈。整个神殿外观规模庞大、构思慎密、结构优美、雕刻精细。专家研究发现:整个神殿由一块岩石雕琢而成。纳巴泰人颠覆了“自上而下”传统施工方法,足智多谋地使用了由上而下开始雕琢顺序,这种方法避免打地基,施工者从最高处开工,在岩石的最高处凿出一座天然平台,把这座平台当做壁架,站在上面对本层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作业。施工中运用了大量精湛的工程技术学原理,避免因荷载问题屋顶倒塌酿成灾难。在施工前对每个元素了然于心,仔细规划并小心管理,每一道工序都完美无缺,以避免任何闪失。这是由一群优秀的雕刻师、雕塑匠、建筑设计师、采石工人、监工团队合作,创造出的巧夺天工的完美建筑杰作。数百年来,考古学家们一直在苦苦寻找建造神庙的用途,年这里展开的一次重大考古挖掘,在地下发现了一个权贵家族的简单墓葬堆,说明神庙不仅是一座宏伟的纪念性建筑,更是一座附带地底墓穴的陵墓。据推测,公元一世纪初,纳巴泰国王亚里达四世(AretasIV)期间建造了神殿,亚里达四世是最伟大的统治者,他统治时期,纳巴泰人的势力和财富都达到了鼎盛。站在高大宏伟的神殿前,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纳巴泰人劳动的场面,在50多度的沙漠里,挥汗如雨的工匠,没有精密的工具,也许没有规划图纸,他们用的都是最简单的生铁工具,但技法高超,心细如发,打磨着山崖上的砂岩,结合来自其他文化的灵感,硬生生凿出这座宏伟的超大建筑。他们不仅仅是沙漠里的商人,还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工程学家、雕塑家和建筑师,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民族!佩特拉古城不仅仅只有一座神殿。从卡兹尼神殿继续前行,进入一片宽广盆地,这里留有当年普通人的生活痕迹,比如古罗马剧场遗迹、柱廊街、皇家陵墓、山顶祭坛、大神殿和代尔修道院,它们掩映于四周的山坡上和山脚下,构成了这座迷一样的城市。连绵的赭红色山岩,披挂的花花绿绿的骆驼、骑着马包着头巾的贝都因汉子,恍惚中仿佛走进了一个西部电影的拍摄场地。古城的贝都因人
佩特拉古城遗址一角
在开阔的山谷,有一座罗马大剧场。这是一座因山势而凿成的大剧场。在古罗马遗址中,圆形剧场几乎是那个时代城市的标配。来佩特拉之前,刚在约旦附近的杰拉什也观赏过罗马时代的剧场。眼前的剧场却因为与众不同而让人震惊,它是世界上唯一由岩石雕刻而成,且规模巨大,据说可以容纳8人,比安曼的古罗马剧场多出人左右。剧场依山雕刻,呈扇形,分布着阶梯上升的马蹄形座位。垂直楼梯通过水平通道分成三个层次,共有34排。登上七阶楼梯可以到达顶层会堂,古罗马大剧场
剧场座位区两侧各有一个石砌拱顶建筑,据介绍这种建筑物叫做券拱扶壁,在两组相邻的建筑物之间起着支撑的作用。剧场始建于亚里达四世王朝,它的舞台墙在罗马人占领后进行了增补。这个剧场是用来让朝圣者集会举行仪式的地方,足以证明纳巴泰王国在当时国际经济舞台的主角地位。四周红色和粉色的山壁上随处可见石窟建筑的凹洞和墓群。据统计,共有七百多个,有些大而精致——有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层柱式前廊,它们是精巧的皇家陵墓。有些十分简陋,只能算洞穴,纳巴泰人依然保持着阿拉伯民族的习俗,建筑时善用传统几何图形,看起来都是方形石窟门。墓群的一部分
继续前行,到达古城的石柱街。石柱街遗址石柱街是佩特拉古城中用石头铺成的大街,与古罗马遗址中的列柱大街相仿,虽然结构已经模糊,但千年前的规模依稀可见,宽度超过安曼的赫拉克斯神庙和杰拉什的阿尔特勒斯神庙,这意味着每根立柱要承受更大的重量,需要更高的建筑工艺水平。
据说当年街道两旁是层以下的建筑,供人们居住,罗马人占领后,在街的两侧加了石柱,石柱街是古城的中轴线,公元年,石柱被地震严重毁坏,如今的建筑和石柱都变成了残根断壁,仅剩下几根石柱被重新叠放在石板路的两边。
道路旁山顶上有个山顶祭坛,据说是代尔修道院。
代尔修道院(图片出自网络)
从图片上看,修道院的风格和卡兹尼圣庙相近,规模要更大,但必须要爬级台阶才能到达,可惜我们实在是没有力气爬上去一睹尊荣。佩特拉古城最突出的特点是庞大的规模,目前已经开发的面积不到%。鼎盛时期,城市人口达万人,还有数千名造访的商人。城市的门户矗立着神殿、市中心宏伟的建筑、岩石凿刻的的剧场、立面大街上崇高的皇家陵墓,城市里有花园和喷泉,大街四周是壮观圣堂。可以断定,佩特拉绝对是那个时代的雄伟气派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建造繁荣的城市,水源及其重要,纳巴泰人建立了一套复杂的集水系统和供水系统。他们在城市周围建立沟渠、护土墙、水坝、蓄水池等复杂的水利系统,收集和储存各种水源,又在山岩中开凿水渠,用赤陶管作为水管引出泉水,并在水渠沿线修建沉淀池,过滤泥沙稳定水流。水网管道将泉水引入城市,供给神庙、剧院、花园、喷泉和居民区等各个区域,复杂庞大的水利工程,确保城市在需要时有足够的水,也能保护城市免受冬季洪水的危害。在岩石上的水渠佩特拉千年古迹庞盛,我的双脚已不能遍寻城中各处,但视线可及的磅礴,实在是震撼人心!
流连在这片荒芜千年的庙宇之间,陶醉于色彩斑斓的瓦砾之中,无法想象那个曾经富可敌国的商业帝国,千年前的繁华与喧闹的城池,经过烈日灸烤、风吹日晒,只剩下岩石和沙土,荒废成了与世隔绝,穷山僻壤的偏远废墟,若不是年瑞士探险家乔装打扮成穆斯林,让佩特拉在销声匿迹千百年后重见天日,人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在希律王和凯撒同时代,在约旦南部的沙漠中,有两万纳巴泰人,在山岩上一点一点敲凿出城门、剧场、修道院、宫殿、浴场……,建立起一个如此辉煌的王国!
斗转星移,世间无常,时光变迁,沧海桑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总有一些消失的古城,一些逝去的文明,有如庞贝、有如楼兰,但每次踏进古老的国度,总是不禁叩问历史,那些被历史长河冲淡的失落文明,真相究竟是什么?
走到佩特拉古城中,都会面无数不解的谜团,纳巴泰人是如何一夜之间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会不会在今天发现的纳巴泰城市下,还有一个更大的王国被封存?我们期望这座古老神秘的城市会有更多惊人的发现!
丁香
01年6月0日于北京(注: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作者本人,侵删)随笔读繁花,闲语花日子
吃鸡记二号----吴山烤鸡随笔
让良心醒着随笔
Countryroad,takemehome随笔
大连的模样日子
云在青天水在瓶日子
浮世行乐记--文化篇(外篇)日子
浮世行乐记--文化篇(下)日子
浮世行乐记--文化篇(中)日子
浮世行乐记--文化篇(上)日子
家门前的远方日子
你是我的宝贝(下)日子
你是我的宝贝(中)日子
你是我的宝贝(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fs/2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