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风俗 >> 这个小瘪三,竟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皇帝他
杜月笙(-),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帝”之称。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老上海滩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他出身低微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是上海滩黑社会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有着传奇人生。
杜月笙出身寒微,原本在水果行当店员,后来加入“八股党”贩毒。年,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
年,杜月笙被任命为上海地方协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等职务。这段期间,堪称杜月笙声势如日中天的一个阶段。
(蒋介石、杜月笙)
抗日淞沪会战爆发之后,杜月笙协助当局积极抗日,暗中帮助军统网罗人员、收集情报,并策划多次暗杀汉奸活动,上海沦陷后赴香港。
如果说陈果夫、陈立夫、戴笠是蒋介石的“耳目”,杜月笙就是蒋介石在沪上的“手脚”。要不是杜月笙在十里洋场帮衬,蒋介石哪能在京沪一带呼风唤雨?尤其在剿共和抗战期间,杜月笙更是蒋介石的幕后功臣,没有“杜大耳”的鼎力支助,光是靠蒋介石手下军队的飞机大炮,要想对付神出鬼没的共产党,蒋介石不仅很难讨到便宜,根本无法竟其全功。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回到上海,当选上海市参议会副议长,又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皇帝”。
(杜月笙和五太太孟小冬)
杜月笙在家中是个严厉的家长。他有5房太太,10个子女。
四太太姚玉兰是著名京剧演员,为杜月笙生养了二子和二女。在女儿杜美如的记忆中,杜月笙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业,严禁其沾染烟赌娼。他喜欢有才华的孩子,常常跟儿女们说他小时候穷得很,没有机会念书,要儿女们珍惜现在的读书机会。
杜美如一次外语考试成绩不佳,被他用鞭子责打10下。阿姨心疼杜美如,让她多穿两条裤子去挨打,结果杜月笙下手更重,还不许叫,叫一声就重打。“父亲很严厉,我们见他也要预约批准。见了面主要问读书,然后给50块老法币。”杜美如回忆说。
(冯小刚饰演的杜月笙)
年夏,杜月笙病入膏肓。处置遗产时,身边仅有11万美元。遗产分配大致如下:每个太太拿1万美元,儿子拿1万美元,没出嫁的女儿拿美元,出嫁的拿美元。在此前,杜月笙销毁了别人写给他的所有借据。他对子女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
年8月16日下午,63岁的杜月笙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杜美如回忆说:“父亲回光返照时,对身边人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大家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杜家后代的共同之处是都不走黑道,并且都受到良好教育,多数定居海外。
杜美如目前住在约旦,性格开朗的她至今最喜欢说的还是上海话,父亲的口头禅“闲话一句”也被她继承了下来。年,杜美如夫妇在安曼(约旦首都)开办了第一家“中华菜馆”,如今还在阿联酋开了分店。
杜月笙和他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作为旧上海传奇中的传奇,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一部分闯荡上海滩的年轻人的梦想。他的一生充满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他所建立的庞大黑帮王国和在中国现代史上刻下的独特印记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不过,梦想总是和虚幻连在一起。也许,就连杜月笙的家人、后代,也从未真正走进过他。而杜月笙留在许多现代人心目中的,不过是《上海滩》之类的影视剧所刺激起来的想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