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曼

知青游踪以约行之四历史与文化

发布时间:2021/12/23 10:39:29   

  

远古的回声

(约旦篇)

  

李惠生

  

  作为古代迦南地的一部分,约旦的古代就是随着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演变轨迹,在漫长岁月中历经一个又一个帝国的统治,成为列强附庸国和殖民地的历史。一直到上世纪的年,当时的占领者英国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约旦河以西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建立外约旦酋长国,约旦仍未拥有国家主权。年英国承认外约旦独立后还保留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特权,到年7月英军全部撤出,约旦才真正结束了受制于人的历史,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不同于犹太民族曾经统一了各部落建立君主国、并创立了自己神教的以色列,约旦的国教伊斯兰教兴起于公元7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占领时。如今的主要人口阿拉伯人也源于那个时期,其中大部分为后来的巴勒斯坦移民。

  因此,我们在约旦看到的古迹,大多是被外族占领时留下的辉煌,与以色列大同小异。唯有那个遗世独立的佩特拉与众不同。

  在以色列,我们惊叹于那些古城遗址曾经的辉煌。但到了约旦首都安曼,才发现这里的古罗马剧场比那边的规模还大。这个城市曾被罗马人统治了年,罗马露天剧场建于公元2世纪,正是古罗马帝国成为地中海霸主的兴盛期。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养成了新贵们的骄奢淫逸,奢华享乐发展到每征服一地必建一巨大剧场,因而在那些当年被罗马铁蹄践踏过的国家,几乎都有古罗马剧场遗址,我们一路所见印象深刻。这个可容纳人、规模宏大的露天剧场,便是其中之一。整个建筑在城堡山的山脚下依山而卧,保存得相当完好。层级递增的圆形结构,充分保证了极佳的视听效果,不论坐在剧场何处,都能清楚地看到听到舞台上的各种表演。据说站在剧场中间讲话,都可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头顶上回荡。比起许多现代剧场借助扬声器,其自然声效更令人拍案叫绝。所以,这个遗址没有被岁月淹没,至今仍是安曼夏季音乐会的演出场地。看来,罗马剧场古为今用并非什么稀罕事,说不定哪天也能让俺碰上一场。

  ▼从山上俯瞰,大剧场如半个巨大圆环镶嵌在老城区中。门前一条主干道横贯而过,马路对面就是依山而建的民居。

   

  离安曼一百多公里的乌姆盖斯,濒临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边界,是古代的战略要地。兴于古希腊盛于古罗马统治时期,虽然遗址多已成废墟,仍可窥见两千年前此处之繁华。

  

  ▼地处边境,远处的瞭望塔高高矗立,谷地对面就是著名的戈兰高地。

   

  ▼广场、剧场、兵营、教堂……,曾经的所在清晰可辨。

  

  ▼这里的古建最有特色的是黑色玄武岩。全部用黑石头砌成的罗马剧场,同样是整片废墟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第一次见到带靠背的座椅,享受下贵宾待遇。

  

  ▼非常友善的阿拉伯游客,很配合很开心地让我们拍照。

   

  在约旦,这个国家最令人惊叹的古代世界,是那个叫做佩特拉的古城,曾经的纳巴泰王国首都。纳巴泰人是来自内盖夫沙漠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公元前4世纪之前到达了现代约旦地区,并定居此地。在距首都安曼约公里、海拔米的阿拉伯谷东侧一条狭窄的高山峡谷内,于砂岩峭壁上敲凿出来了一个古老城市。

  佩特拉城地处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的路上,纳巴泰人在这条陆上的重要商道进行熏香贸易,并控制了香火路线沿线的其他城市,公元前1世纪时极其繁荣。至公元年古罗马人接管之后,佩特拉仍然十分繁华,那些精美的古罗马建筑足以见证。3世纪起,因红海贸易兴起代替陆上商路,佩特拉的重要性大为削弱而开始衰落,最终被遗弃。7世纪阿拉伯军队开进时,已是一座废弃的空城。直到年为瑞士旅行家发现而重见天日。

  这个古城最为奇特之处,除了因为是被雕凿而成,还因其岩石的赤褐色带有珊瑚宝石般的微红色调,在阳光照射下色彩绚丽。所以,佩特拉又被冠以“玫瑰古城”的美称。在这个四周被悬崖绝壁环抱的古城里,城墙天然而成,城内宫殿、剧场、寺院、浴室和住宅等应有尽有。虽经千年风化瓦解,但遗迹展露的曾经依然历历,让人浮想联翩。

  走在这座“玫瑰古城”,不断被那些鬼斧神工的建筑震撼得目瞪口呆,被几千年前的古人折服得五体投地!这令人咋舌的浩大工程,是多少艺术工匠的智慧和心血结晶!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名符其实!

  如今,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成为约旦的一面金字招牌、当之无愧的人类瑰宝。遗世独立,直击心灵!

  从景区门口进入佩特拉古城,要先走一段土路再经1公里多的峡谷蛇道。当通过狭窄峻峭的“一线天”后,峡口豁然开朗!

  ▼哇,一座巨大的殿堂迎面而立!

  

  ▼这就是传说中的卡兹尼神殿,整座凹凿于绝壁中。据考,这不仅是一座宏伟的纪念性建筑,还是一座附带地底墓穴的王族陵墓。立面非常精美!

  

  ▼神殿基座的两个浮雕人像,被认为是罗马的双子星卡斯特和波洛斯,传说中他们带领人类的灵魂前往地底世界。

  

  ▼从卡兹尼神殿开始真正进入古城。被群山包围的峡谷,路时窄时宽,光线忽明忽暗。凿于山岩峭壁上高低各处的种种建筑,如长卷在两旁徐徐展露。没有导游,不深究其中,只作壁上观,便已深深陶醉!

  

  ▼峡谷尽头是一座山,山顶上的修道院吸引了众多游客。上修道院的山路崎岖陡峭,但风景这边独好!可以站在高处一览古城。

  

  ▼终于到了!赫然在目的精美建筑,让喘着粗气的我们忘记疲累兴奋不已,太值了!

  

  ▼赶在太阳下山的路上,眼前的古城在逐渐柔和的光线下,更显厚重沧桑。

  

  ▼沐浴着夕照的岩石上“玫瑰”绽放,古城在金光下展现着昔日辉煌。

  

  ▼据说这些刻于墓穴上的阶梯状图形,是引领逝者上天堂之路。

  

  ▼日落西山,山谷复归宁静,山头镶着金边。从“一线天“仰望苍穹,天窗秀色,奇妙俏丽。行至谷口,猛见明月高悬,日月交相辉映,佩特拉愈发神秘。

   

  哦,新月残阳,交替着这天下兴亡多少事,翻过一章又一章。从前的故事,今天的历史;曾经的繁华,到如今不过是废墟片片过眼云烟!然而,作为迦南地历史文化的见证,又岂是一条河一线界能将其分开?篇章在延续,交缠古今的戏码又会如何增减?一连串的问号感叹号,带出接下来更多的探寻……

  

  

点击以下链接阅读

  

以约之行(一)沙漠变绿洲

------

以约之行(二)美丽的海岸

------

以约之行(三)历史与遗迹

  

  

   作者简介

   

  李惠生,潮州老知青,年上山下乡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三团(现海南农垦新星农场),后调往团、师、兵团文艺宣传队工作。年读书后在广州从事平面设计、广告策划工作。

  

  作者在约旦乌姆盖斯古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ly/232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