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风俗 >> 人生必体验的约旦之行
约旦
之所以去约旦,是因为从上海飞往约旦的航班大多贵的离谱,既然去了以色列,不妨两个国家一起走,从陆路走,成本低很多,但这不代表我对约旦的印象一般,相反,我很喜欢这个国家,虽然约旦国相对贫困,又是很多人介意的穆斯林国家,但我一来到这里,就喜欢上了这里。壮观的沙漠景观、大量的古代遗址,还有当地淳朴的风情,每一处场景都让我感到愉快,让我对约旦有了更全面真实的认识。
签证
约旦对于持有中国护照的游客实行落地签,费用为40JD,以色列和约旦有三处口岸(中部口岸政策有些特殊),可以凭约旦通JodanPass免除签证费。需要另纸敲章的朋友,务必和签证官说明,并填写表格,具体步骤可以上官方网站查询,或者看万三的以色列游记。
货币
约旦第纳尔Jod或者Jd,约旦人说法不一,但哪一种都一样。
语言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主要的几处旅游景点,用英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手机卡
当地最好的品牌Zain是首选,但价格并不便宜,如果购买第三方电信公司,但使用的Zain的信号,要比Zain家直接出售的卡便宜很多,推荐大家购买15JD的,20G流量,30天有效期,但不是所有小店里都有出售,贵的原生卡可能要20起板。有一些欧洲品牌在约旦也有出售电话卡,但口碑一般。若进入沙漠地区,即使是当地的原生卡,也有可能遇到盲区,但肯定不影响游客行程。
必备app
打车软件Careem在中东地区使用率也较高,但只适合安曼和亚喀巴,以及伊尔比德(杰拉什以北,游客较少)。
旅行季节
我们去的时候是7月,夏季非常炎热,但沙漠里地区干燥,只要在树荫底下就会感到凉爽。对于喜欢约旦河谷的朋友来说,约旦的4月是最美的季节。19年的4月是约旦河谷十年来最美的一月,遍地是绿油油的庄稼和植被,这景色绝对让人心旷神怡。一旦进入夏季,约旦河谷开始变黄,到处都像是沙漠一般,植被枯萎。对于要去死海泡澡的游客来说,夏季只能在早晚进行,否则阳光容易伤害皮肤。对于主要去南部沙漠地带的游客,冬季的夜晚务必带上外套,因为温度较低。夏季去的游客,白天要注意防晒,晚上很风凉,不至于着凉,但半夜毛毯还是需要的。
紧急电话
救护车、火警、报警电话一律为。
游览方式
1.乘坐当地小巴
2.自驾
3.网上包车
三种方式各有利弊,我一一叙述。首先,你乘坐当地公交从景点到景点,这在全球各地看起来都是非常多见不过的事,但约旦很多景点间的巴士停靠在哪里不清,多久一班不清,有很多都是私营的小巴,看着顺路一起拉客。和我们住一个帐篷区的两个瑞士女孩,从瓦迪拉姆赶到佩特拉,只能载二十人的小巴里,一共挤进了36人,两个女孩只能坐在地上睡着。优势是价格便宜,这么一长段路程,只花费3JD一人,相当便宜。自驾方式是很多国人喜爱的,约旦和中国一样,靠右行驶,缺点也很多,第一,这里的交通比较混乱,转向不打灯是常态,还有司机开过头倒着开;第二,导航里的信息很多没有更新,和实际情况不符,比如导航要你左转,但明明是禁止通行标识,再下一个路口,又多花了半小时路程;第三,约旦很多山区的路不好开,例如安曼地区,很多地点之间走路很近,10分钟步行路程,但是开车可能需要半小时,单行道多,大多不是十字路口,各国游客都会抱怨开车难的问题,另外,如果不走高速公路,有可能会遇到砂石路,容易引起爆胎等问题,约旦人修路的效率相当低,当地人和我介绍了一条路,修了2年还是砂石路。最可怕的一次,是上山坡踩了油门,一到顶发现路是左拐的,居然也没有一个标识,上山坡踩油门的朋友一定要小心了。优势是行程可以随意。最后一种就是网上包车了,这在淘宝等平台上很容易见到,如果人多的时候,平分下来还是不错的,司机可以根据游客的要求选择路线,当地人开车,无论沙漠还是山路,都相对熟悉些,缺点是人数少时价格较高。推荐大家一名马蜂窝达人—约旦指路人,男孩子至今仍在约旦就读,可以提供一些旅游上的指导和服务。
亚喀巴Aqaba
从南部口岸进去约旦其实就是从以色列的埃拉特入境至约旦的亚喀巴,这里是约旦最南部地区,夏季天气炎热,40摄氏度并不稀奇,冬季也较为温暖。亚喀巴并没有多少古迹,来这里的游客大多为了潜水,属于休闲小镇。约旦南部的两个自然保护区,一个亚喀巴的海洋公园,一个是瓦迪拉姆保护区(亚喀巴管理),亚喀巴湾属于红海,虽然海岸线不长,但这里有大量的珊瑚礁和热带鱼,一般酒店、旅馆都会提供红海潜水活动。如果对潜水并不感兴趣,不妨在这里的海滩边休憩一番。
瓦迪拉姆WadiRum
瓦迪拉姆是游客们酷爱的地方,从亚喀巴开车前往一两个小时即可到达,在约旦南部,自驾是最好的方式。在到达游客中心前,有一道大门,在那里警察或安保会询问是否已预定,是否购买了门票,我们持有约旦通,看了一眼让我们开进去。到了游客中心后,可以让帐篷露营地的负责人来接你,一般他们会提前问游客几时到达。停完车后,由他们的吉普车开进沙漠区域,一般的四驱车是不能够进入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预定的2人间帐篷,没有空调,公用洗浴,包晚餐和早餐,一共才20JD,人民币都不到点,是不是很惊讶呢?
当然,他们并不是依靠帐篷营挣收入,而是这里的各项活动,大多数游客会选择半天JeepTour,也就是由当地的贝都因人开着吉普车带你领略沙漠各地奇观,40JD一人,在游客中心时便会收费,只能现金。可以选择早上,也可以选择下午,我们订的是下午3点一直到日落。
行程中会去几个重要的景点,让游客拍照留念,游客可以看到沙漠中的泉井,岩石上刻着的文字,还有不少网红拍照点,各种红衣女郎打扮漂亮地在这里取景,当然,最后一个景点是大家都喜欢的日落观景处,沙漠中看到日落有一种朦胧感,但依旧很迷人,每一个人都会静静地坐在高处的岩石上,欣赏着日落美景。
一天的行程结束后,大家赶紧洗澡,接着吃饭,再等星辰。我一定要推荐这里的美食,我从来没有期待过这样的环境会烹饪出如此好吃的美食!没错,不在沙漠,你根本吃不到,因为他的烹饪方法是在沙漠中挖一个深坑,然后用火烧2-3小时(看食物),最后盖上盖子,我们在这里走进走出,却从没想到地下是我们的晚餐。看起来都是很简单的约旦菜肴,但是各个都说厨师烧的很好吃,如果你的速度过慢,很有可能没吃过瘾就已经空盘了。
晚餐的时候,还会有一只狐狸光顾我们的用餐帐篷,长得很像野狗,体型不大,但是熟门熟路,从门进来,看看你们,然后飞奔着从窗口跳出去。当地人说,这只狐狸意思就是讨吃的,后来又陆续来了几次,好心的贝都因人赏了它一块鸡肉,它一抢就迅速地离开了。据说,这只狐狸还喜欢偷客人的拖鞋,有时候,客人要走很远才能找到自己鞋,但这一切对我们来说,是那么新奇,动物的可爱和人类的友善,这是一幅和谐的画面。晚餐过后,大家陆陆续续洗漱,不要对这里的条件过于苛刻,毕竟在沙漠,如果一定要空调房、私人浴室、网红帐篷,那么上千元的住宿在沙漠里也是有的,但大多数游客还是会享受真正的帐篷营地。夜晚的沙漠除了星辰,就没有别的光线了,有些游客会躺在室外,看着星空发呆一阵,帐篷里的游客大多都开着窗户,只要抬头仰望,那一片星空便是你的。帐篷提供毛毯,千万不要以为沙漠很热,不需要盖,半夜的时候还是有点凉凉的。第二天早餐过后,可以让当地人安排接回游客中心。
在瓦迪拉姆有骑骆驼的项目,但是在行车过程中偶遇一群野生的骆驼就是另外一种感受了,当地的贝都因人会拿些小食物喂它们,它们也是警惕地保持一段距离,随后开始大胆起来,甚至有些目中无人了。
佩特拉古城Petra
佩特拉是约旦的最珍贵的世界遗产,并被民众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早在公元前七千年,就有新石器部落在此生活,后来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到达了该地区,再往后的几百年中,他们建造了自己的水利工程和许多宏伟的建筑。由于新的海上贸易路线的开辟,这里渐渐地失落了,随之而来的是罗马人的统治,但不幸的是,这座城市经历了两次大地震,彻底的被大家遗忘了,只有贝都因人了解这里,但他们守口如瓶。直到一个人物的出现,这里彻底被发现,那就是瑞士的年轻探险家JeanLouisBurckhardt,他乔装打扮成当地人混入了这片古城,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批量探险家和考古学家的到来。如今,约旦包括佩特拉等景点的考古研究都不是约旦本国出资出力,大量地考古地都属欧美各机构管辖,受美国管辖的区域相当多,甚至佩特拉大门口的佩特拉博物馆也是由日本人出资并设计的。
佩特拉的门票为50Jd,近五百人民币,价格算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景点门票之一,所以持有约旦通的游客就不用出这笔费用了。来到佩特拉的游客不妨先在游客中心拿一份免费的地图(有中文),按照的地图上的线路可以决定如何走线。佩特拉古城的游玩基本都是先走蛇道,路经皇室陵墓,一直走向修道院,但途中会有其他各种小景点,还有分支去往别处。如果你的约旦通是一日游,按照地图上红线走,有余力再走绿线,体能要相当厉害才行。如果约旦通是二日游,则可以选择第一日走红线,第二日走绿线。在景区内,务必穿轻巧舒适的运动鞋,除了走数不尽的台阶外,有些网红拍照点需要攀岩,并不十分安全,建议大家穿长裤,有些地方需要坐着岩石边慢慢滑行,万三的真丝长裤一路搓得心疼。至于走红线需要多少小时,实在因人而异,没有人只徒步不拍照,所以拍照的次数和时间会影响徒步总时间。无论走红线还是绿线,都需要几个小时不等,若体力不支,可以随处招驴子和马,一般上山要走台阶,多数会安排驴子上山,马车只在蛇道附近有,不能上山。至于价格建议大家先看清官方标牌上的价格后再决定,一路上当地人经常会问游客是否需要马车、驴子,可以适当的讲价。购买一般门票的朋友们要注意,日落前需离开景区,不允许过夜,或混入夜场佩特拉烛光秀,需要参观烛光秀的需另外购买门票17Jd,10岁以下儿童均免费,每周三次,分别在周一、周三和周四的20:30至22:30。
坑子几项
1.停车场是免费的,每个停车场都会有人在那里热情的帮你看停车,然后会招揽你参加他们的游览活动,有些路线是汽车从佩特拉景区北部外围直接开往修道院附近,再让你骑驴子进入,个人感觉完全没有必要,来这里就是要看风景的,体验徒步的乐趣。
2.进入大门后,蛇道左侧便是当地人的马厩,而在门口会有大量约旦人告诉你,有约旦通可以免费骑马进入,等你到了景点后,问你要小费,其实就是花钱骑马,个人喜欢一开始就决定价格,不要随意变化。
3.修道院下有一处悬崖上插着约旦国旗,如果你在这里取景拍照,会被要求收取费用,收钱的就是最近的摊位的老板,景色不错,就看个人是否喜爱,真的喜欢也无所谓一美元了。
4.山上买水肯定会比山下贵,约旦的水本身就不便宜,瓦迪穆萨小镇上1Jd可以购买2大瓶矿泉水,在景区内最便宜也要1Jd一瓶,半山腰的地方也还是1Jd,但开价会说2Jd,你可以还价,1Jd就买,也会给你,如果走得累了或者口渴了就不要在乎这点钱了。山上的物价可是贵了许多,喝一杯饮料2、3Jd最起码,什么都是翻倍的,修道院对面的这家,是山顶上唯一的一家,所以生意还是很不错,因为大家可以坐着休息并欣赏风景,上厕所1Jd,但我在里面发现有个茅坑式的移动厕所,一些欧美人都是一边说恶心一边要上,但我上完厕所站起来的时候,头撞在了发霉的天花板,厕所很小很矮,介意的还是找老板花钱上厕所吧。
游玩佩特拉到底住哪里好?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交通方式了。佩特拉门口有少量的高端酒店,因为就在景区门口,所以价格昂贵。大多数人会选择离开不愿的瓦迪穆萨小镇上住,这座小镇就是为了佩特拉而发展起来的,酒店、旅馆、餐厅、银行、商店都非常多。约旦的物价很贵,但是酒店的价格都很实惠,毕竟这个不需要进口税。作为猫途鹰的成员,我们常常会根据猫途鹰的排名决定餐厅,这里很多排名高的餐厅都会请求客人能给好评,然后结账的时候会划去一杯饮料,或者送一个大饼,作为客人我们依旧非常开心,即使不送小东西,我们也会给予好评,因为约旦餐厅的服务真的都很用心,有的甚至老板亲自招待。
西克峡谷TheSiq
这条狭窄的通道是游客进入古城的必经之道,大家俗称为蛇道。全长约1.2公里,两侧的岩石上至今还能清晰看见当初的水道,道路较为平稳,马车可以通行。
卡兹尼神殿TheTreasury(AlKhazna)
从蛇道一路走,便能来到卡兹尼神殿,40米高的建筑,柯林斯式的柱头,各种雕刻,据说这里隐藏着法老的宝藏,但原有的功能至今不详。
皇家陵墓TheRoyalTombs
这里有四座建筑,分别为UrnTomb,SilkTomb,CorinthianTomb,PalaceTomb,也就是地图上的绿线。
沿着绿线上山的人相比于红线是少了很多,但路上的美景还是值得一走。我们在路上突然遇到了山石滑坡,我倒退了几步,天哪,是头顶上一群山羊奔跑而下时踢翻了石头,好在没有砸到,而此时此景我也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一旦爬到了山顶,瓦迪穆萨、罗马剧场和修道院就尽收眼底了。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从山顶还要继续往下走,而这条小路很多游客都会走错,万三也乱走了一通,其实当你不知走那条路时,往左边找,这条小路在左侧下山,很狭窄的楼梯,连驴子走下去的时候都有点害怕地缩了缩脚。走下去到底便是又一处网红取景点,可以在那里喝上一杯咖啡,所以走完绿线实际也需要好几个小时,可惜的是多数人都会因体力不支而放弃。
柱廊街TheColonnadedStreet
古代佩特拉的购物街,如今为了还原当时的环境,这里也会有一些摊位,但夏季过于炎热,许多摊位都靠近阴暗处了。
大神殿GreatTemple
面积约七千万平米的大神殿是去往修道院的必经之路,但少有人上来一探究竟,这里是贵族领地,也是纳巴泰人的传统文化的体现。
修道院AdDeir/Monastery
这是所有游客都想到达的地方,地图上红线的终点,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早期,大厅后来用作为基督教堂,所以称之为修道院。
佩特拉博物馆ThePetraMuseum
佩特拉博物馆新馆于年建成,正式开放于年初,完全免费,而且夏季营业时间到晚上八九点,这令我们非常惊讶。进入大门后左侧是服务台,有三种语言的说明书,分别是阿拉伯语、英语和日语。右侧播放一段录像,讲解着当地的历史简介,游客们不会错过最为醒目的一块标识牌,那就是约旦人民感谢日本人民出资并设计了该博物馆新馆。馆里的展品并不只有佩特拉当地的文物,还有许多是周边城镇发掘出的,有些文物还是前几年刚挖掘出的,关于纳巴泰人的生活和发展讲解得还是比较详细的。
搭车
我并不知道约旦人喜欢搭车,更不知道搭便车的很多都是警察。从佩特拉往北走是安曼的方向,所以这个方向上的警察经常会搭便车,或许约旦警察的警车并不多。主要的几条公路上都会设有警局,然后会有警察在路边执行公务,他们一般先让你减速停下,查看护照,问清你走向。我们第一次遇到的一个警察问我们是不是去安曼,我们说靠近安曼,但不是安曼,地图上只给他看,他只能乖乖地回去乘凉了。后来很巧的是,我们因为搞不清马代巴走哪一条路,而在一个路口停下,右侧开来一辆大卡车,司机停下问我,去哪里,我说马代巴,然后他非常高兴地扔下两个警察开走了。我有点惊讶地不停端倪,一个高高帅帅的警察,有点腼腆,手上拿着警徽之类的证件,另一个黑色制服的男人,很会说话,但制服完全并不一样,我再三问你俩都是警察吗,感觉不像是恶人,就带他们上路了。在同伴开车的路上,我们只能用简单的单词聊天,两个警察人很好,给我看了他们的制服装,帅气的小伙穿的制服是迷彩服,头上戴的是大红色帽子,另一位的警服就是他当天穿的黑色警服,看起来有点像国内的安保,第一次让约旦警察搭便车,还是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开了一段时间后,遇到了另一个警局门口,同样防暴车和持长枪警察在此把手,一打开窗户,车外的俩警察就开始惊讶了,估计是他们搭了外国人的便车,这样的事并不多见。我们车上的两警察就这么回到了他们想去的警局。至今想想这段经历,还是觉得特别有趣!但还是要提醒大家,搭便车的风险还是存在的,如果不是第一个关口,得知警察喜欢搭便车,我们可能并不会就这么让他们上车,如果只是路边当地人,我们完全不会同意,出门在外还是安全第一。
马代巴Madaba
马代巴是约旦最有特色的小镇,来马代巴的人都是为了来看马赛克,这是这座小镇的特色。传说中,这座小镇曾被遗弃过千年,在19世纪末,基督徒与穆斯林冲突后移居于此,当他们挖掘地基为建造房屋之时,马赛克地图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是各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fs/1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