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曼 >> 安曼风俗 >> 宇宙揭密第三季第六集地底世界图书
内容提要:
●当地底世界之旅结束,科里.古德和冈萨雷斯必须分道扬镳。接着,科里受邀拜访巨大的地底图书馆。一道闪光后,他发现自己置身在被白色大理石墙包围的环境,以及包含大量神秘知识的架子。
●女祭师认为卡撒西亚.西琴受到秘密教派指示而胡编了苏美文明。
●女祭师告诉科里:我们认为地球是有知觉的,是一个有知觉的生命形态,太阳也是有知觉的生命,宇宙里的一切都是有知觉的生命。地球是有生命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生命的一个呈现,我们生来死去,会返回到地球的总意识之中。这就是我们开始创造文明时信仰结构的基石。
影片谈话内容:
威:准备好了吗?这里是《宇宙揭密》节目,我是主持人大卫.威尔科克,我旁边是科里.古德。从节目开播以来,我这是第一次在摄影机前亲耳听到你来描述令我期待已久的对我俩一生都极有意义的一段经历。这事你是被卷入,而我也随你一道同行。但是至今我还没有过去外星或地底游历的清晰回忆,虽然我可能已有类似的经历,如果有过,那我一定被记忆洗白了。我至今还没能想起来,所以这事有点意思。这组人和我们联系密切。这些资讯会最终会弥合缺口,迎来全家团聚,如果他们可以接受我们有混杂的血统而且相比之下比较落后。我想要指出的另一件事是:他们这样做是认为我们不会有大突破。但如果你读过《一的法则》(LawofOne),已经过我的科学证实,书中清楚地说2万年一轮的第三密度周期,会有三个周期,而我们现在已接近全部三周的尾声,在第三周期结束时,人类社会将会经历一个突发的大规模的跃进。他们称之为“大飞跃”(quantumleap)。所以人类的成长并非必须经过诸多世代。
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所以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应该作为考虑之一。因为对于已经有信仰系统的人接受这大部分资讯是有难度的。我抽出时间…
威:是有难度。
科:是的。我抽出时间写了一篇关于让自我现实的封闭圈保持通透的文章。就是因为在这次会面后…我的头脑被这些资讯所占满到超负荷的程度。观众们应该坐稳了,系好安全带,把脑筋放开一点。(放下)所有你坚信不疑的事,要做好准备开放心灵接受其他可能性。
威:有些人会相信你说的话,另一些人会继续坚持相信他们已经接受为事实的一套。
科:是的。
威:你不必如此担心。
科:没错。
威:但这样会…我知道你一直在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这一定会很震撼人心,所以我对此很感兴趣。那我们就别玩护身符耽误时间了。
科:开始吧。
威:走进那个图书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冈萨雷斯很生气。
科:没错。
威:他不能…他不能相信…
科:他错过了这个去图书馆的机会。
威:他们邀请了你,而他不能亲自去。
科:我觉得我被邀去图书馆是因为女祭司和我两心相应,而我又把话题引到了这方面,之后就自然水到渠成了。我并不认为他们就是想说:我们选科里,然后把冈萨雷斯打发走。
威:所以冈萨雷斯怎么了?他最后是怎么离开的?
科:我们一起离开的。
威:你们听到狮子或是其他什么动物一声大吼。
科:没错,我们离开后经过了另一个小一点的通道,避静的通道区。出来后我们到了另一个圆顶的房间,我猜是一个传送用房间。我们四个站在那儿,拍打小护身符后,一道闪光,然后就只剩下我和女祭司了。我们置身一个全新的环境,周围全是洁白抛光的石料,很美。
威:像白色大理石?
科:是像白色大理石。
威:石料有花纹吗?
科:有。
威:有意思。
科:很美丽。
威:有多大?
科:全部是一体做成的。房间并不是非常的大。大小和比较小的传送门(portal)房间差不多。我向上看到一个金杆从房顶伸出,杆上有一只持有水晶球的手。
威:还有其他类似的东西吗?还是是那里独有的设计?
科:图书馆其他部分也有类似的设计。
威:明白了。大小和普通人手接近?
科:不是,小一些。
威:哦,小一些。
科:对。它比人手小一些,水晶球也再小一些。
威:你当时感觉如何?是兴奋?还是紧张?还是…
科:我兴奋是因为我们即将讨我们一开始谈的话题,就是古代外星人、遗传实验计画,还有“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话题。我对他们的信仰系统感兴趣。这整个图书馆群都是白色大理石造的。
威:你说到了图书馆,你看见图书馆常见的藏书架了吗?
科:后来看到了。但当我们刚走出通道时,到了一个宽阔、基本上不住人的区域,摆者一些座椅,其中有些是在躺卧的状态。
威:像你和女祭司交流时坐的那种蛋形的东西?它们是反重力的吗?
科:是的。
威:明白了。
科:图书馆被分为三层。我们经过了图书馆的主层,其中摆有藏书架架上摆满了书卷,呈一定角度斜放着。我们一路上还看见用各种石料刻的石书板。
科:其中有些看来像是用某种合成材料塑出来的,而不是石造的。我们越往前走,它们就越接近书的样子。有些是皮质的,有些是亚麻或类似的材料。
威:你若是去卢浮宫参观《蒙娜丽莎》(MonaLisa)这类的珍藏品,会发现它们被展示在玻璃保护屏后。对这些书卷、石书板等收藏有没有保护设施?
科:除了有能量的藏品外其他都没有保护。看起来都是伸手可及。
威:明白了。
科:一路参观,我们就好像在穿越时光,看到的东西不断变化。然后我们看到藏书开始像16、17世纪一直到…我们后面到的地方的图书都像是从亚马逊(Amazon)网购的。它们全都有国际标准书号或类似的…
威:真的?
科:是的,摆在书架上。
威:是UPS快递,还是联邦快递(送来的)?
科:我不知道是怎样…
威:有人能开车到那儿?
科:不知道,可是…
威:也许是无人驾驶机?亚马逊网站的无人机?
科:有可能。我问她,所有藏书都是实物收藏吗?她说,“不是的,有些书的内容令我们好奇,所以实物保留”。她说,“多数书都是以一种我们可以直接检索和阅读的形式收藏”。
威:我猜他们对水下编织或《贝蒂·克洛克尔家常菜指南》兴趣不大。
科:没错。
威:他们对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
科:她让我停下的地方是收藏有很多有关古代外星人的书籍。
威:有没有发现你在地表见过的书?
科:有啊。
威:你能举个例吗?
科:比如撒迦利亚.西琴(ZechariaSitchin)的书。
威:真的?
科:有些书的作者名字,我…我实在记不得了。艾利西.冯.丹尼肯(ErichvonDoniken)…
威:冯.丹尼肯?好吧。(译注:冯.丹尼肯,德国人,著名外星人的研究学者;《众神之车》的作者,《远古外星人》的制片人)
科:还有其他作者。还有很多书是德文和法…有关这方面的其他语言的书。
威:如果他们能搞到这些书就说明他们也能读到互联网上所有的相关内容。
科:是的,他们…他们全都能看到并且极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weitingt.com/amfs/23733.html